
1)金科玉律到不了的彼岸
纪实摄影大师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 , 由于抓住了人物神态和事件的高潮 , 把最美妙的一瞬摄取了下来 , 所以往往最具有表现力 , 也最能打动人心 。 此后 , 这便成为欧美各国乃至世界现实主义摄影家及新闻摄影记者共同遵循的摄影金科玉律与美学经典 。
【拍照技巧:如何打破决定性瞬间规则】“决定性瞬间”其实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纪实抓拍 。 很多时候 ,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 摄影师难以获取这样的镜头 。 另一种情况是 , 当作者想要表达自己强烈的主观意识时 , 遵循“决定性瞬间”反而成为了阻碍 。
于是 , 许多纪实作品并不具备“任何一个元素都恰好在决定性的巧妙状态之下” , 但它们仍然拥有确实的独特个性 , 具有不可取代的美学价值 。 你可以说那是“非决定性瞬间” , 是事件高潮以外的另一面真实 。
2)随意杂乱亦是美、是真
1958年 , 瑞士人罗伯特·弗兰克出版了一本摄影集《美国人》 。 在这本书中 , 弗兰克作为一名外来者表达了自己对美国都市文明的观察和态度:“正处繁荣期的美国其实是一片颓败、孤独、感伤的大地 , 这里有许多我不喜欢并且绝对不会接受的事物 。 ”他的作品大多焦点不实、构图失衡 , 画面内容也没有明确指向 。 这种“不完美”的思想 , 彻底颠覆了布列松的理论 。
弗兰克对于决定性瞬间的打破 , 是在于他看到了日常生活中没有戏剧性、平淡无奇的那一面 。 他认为 , 摄影家要让“没有意义的景象变得有意义” 。
弗兰克的作品《生产线·底特律》、《运河大街上芸芸众生》 , 画面杂乱 , 人脸前后重叠 ,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和姿态 。 但正是这些生产线上忙碌到无表情的工人、大街上目不斜视的男女老少 , 表现出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大都市的精神荒芜:人们只顾自己奔忙 , 对他人漠不关心 。
3)你的照片就是你
“非决定性瞬间”提出的另一个观点是从对事件的客观记录 , 转变成具有强烈个人主观意识的画面处理 。 你可以用不实的焦点来构造神秘感和无意识 , 用倾斜的构图来表达内心的不确定性 , 用灰暗的影调来渲染时代的冷酷与伤感 。
请拿出各种技巧来抒发心中的情绪 , 也请将你批判性的观点用适当的视觉语言表达 。
广角镜头对人像的扭曲和变形 , 充满后现代的黑色幽默和对现实的讽刺 。 画面四角的暗部 , 还能进一步突出你想强调的部分 。
- 发现一对56岁夫妻的家,真叫一个惊艳,拍照给大家看看,超羡慕!
- 顺产6.6男宝,整个体重增加了48斤产后母乳如何减重不少奶?
- 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减少盐的摄入呢?
- 淘宝账号等级一个叉是什么意思?淘宝如何提高等级?
- 淘宝618自带流量吗?淘宝618引流技巧
- 农村淘宝退货流程是什么?如何操作?
- 买家怎么发货到农村淘宝?如何入驻农村淘宝?
- 客厅有横梁如何处理?砸掉大费周章!这样设计好机智!
- 塑身衣真的能塑形吗?你如何评价?
- 如何一年内从200斤减到140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