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军很多士兵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死于脚气?

中日甲午战争时,日军有着数量惊人的非作战减员,大部分是因为脚气病引起的 。这里的脚气病,并不是我们常说的真菌感染引起的“香港脚”,而是一种多发性神经炎,B族维生素导致的疾病,俗称“脚气病” 。

为什么日军很多士兵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死于脚气?

文章插图

为什么日军很多士兵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死于脚气?

文章插图
说是脚气病,其实并不是患者的脚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指患者体重明显下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虚乏力甚至出现心律不齐、感官退化的严重情况 。严重时会引起“脚气病性心脏病”,心律不齐、心包水肿而导致死亡 。一般患者会先手脚麻痹,接着蔓延到四肢,最后死于急性心脏病或者肺部衰竭,奇怪的是,这种病仅仅发生在东亚,而在欧美地区并未出现此种症状 。
为什么日军很多士兵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死于脚气?

文章插图
在甲午战争中,因为作战阵亡的日军,包括阵亡和负伤死亡,只有1132头日军,如果刨除占领taiwan和负伤在医院病死的日军,那么整个战争在中国实际战死的日军只有400多头 。但是各种疾病造成的非战斗减员竟然高达一万多头,战争与非战争的损失比高达1:10 。排列diyi位的是霍乱,有8481人因霍乱失去战斗力,其中死亡高达5211人 。罹患脚气病而死亡的日军数量位居第二,有3万名日军患有脚气病,死了1800头 。
这无疑令很多人感到奇怪 。于是日军就开始研究出现脚气病的原因,首先把出现脚气病与精米大规模普及联系在一起 。日军军队的军粮供应以精米为主,当时日本军人只吃精米,很少吃杂粮 。很多参军的平民主要愿望就是能吃上精米 。由于精米缺乏B族维生素,长期以精米为主食,让日军很容易患上脚气病 。
但这种关系到底是什么原发病理,却在当时不得而知,直到1925年,维生素B1在麦麸和稻壳中被发现后,日本才明白了,是由于过分食用精米,导致了维生素B1的缺乏进而使得那么多日本人患上了脚气病 。
于是在战后,日军明确强调了每一名日本军人每天可以领到660克精米、210克小麦以及其他各种副食 。但是由于日本士兵并不单吃小麦,而且吃惯了精米,所以还做出了特别规定,精米和小麦必须混合烹饪以确保每一名日本军人都可以获取到足额的维生素B1,以避免患上脚气病 。
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清军陆军和海军的参战规模,先后有20万人以上,清军的各支大军都说自己“英勇奋战”,最后才实际击毙了400多头日军 。实际上,清军杀死的日军,还没有吃大米吃死的日军多!
哪些食物有脚气的人不能吃?脚气不能吃哪些食物
脚气患者不建议吃甜食和碱含量高的食物,以及易动风滞气的食物 。
脚气,又称足癣,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 。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 。足癣的皮肤损害的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 。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 。
一、慎食食物
1.甜食和碱含量高的食物,如海带、甜点、巧克力、奶酪等 。
2.易动风滞气的食物,如鸭肉、南瓜、狗肉、羊肉等 。
二、宜食食物
1.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以补充足量的硫胺素,如花生、谷类、糙米、紫菜等 。
2.高蛋白质食品,如鲤鱼、牛奶、猪肉等 。
本内容由陕西省中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赵连皓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