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 , 近年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在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 , 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知也逐步加深 。“十年禁牧”是我国第一次将野生动物纳入国家保护体系范围 , 标志着我国野牦牛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终于从“保护对象”正式升级为“国家保护” 。“十年禁牧”虽未完全杜绝偷猎 , 但也并非人人都能在野外长期生存下去 。作为我国牦牛分布区的主要分布区 , 其数量稀少、数量增长缓慢及自然栖息地遭破坏是导致野生动物物种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
1、保护现状
由于牦牛是高原上极为重要的野生动物 , 在我国乃至世界野生动物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 , 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就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加强了对环境保护行业的监管 。同时 , 为了缓解由于放牧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物种灭绝和生态失衡状况 , 也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政策工具 , 以保护和恢复我国独特的生态环境 。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持下 , 我国针对该物种在保护区内活动的管理已经日趋规范 , 尤其是在青海省果洛州纳吉县建立了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等 。
2、自然栖息地破坏现状
【野生牦牛是保护动物吗】从生态系统角度来看 , 人、畜与野生动物是组成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的关键要素 , 人类活动影响着生态系统的整体发展 , 而自然界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反作用 。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 也对自然栖息地产生了影响 , 而保护自然栖息地又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 。作为亚洲唯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物种的牦牛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从牦牛种群数量来看 , 因自然栖息地遭到破坏而造成牦牛数量减少的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野生动物栖息地、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级保护动物和受国际奥委会保护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专用保护鸟类的濒危物种之一 。
3、野生牦牛栖息活动区域及栖息地丧失程度
牦牛栖息活动区域的丧失程度可以通过其分布地域数量、栖息地质量、种群密度等指标反映出来 , 但这些指标并不是确定其物种减少情况最为直观的依据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 , 我们发现 , 在我国分布于青藏高原的7个野生牦牛分布区中 , 除青藏高原北部外 , 其余7区均为牦牛分布区 。这些分布区的数量虽然较高 , 但栖息地质量差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保护区内由于人为干扰和草原放牧等因素影响 , 野生动物种群密度、栖息地质量及种群密度都呈现出逐年降低趋势 。从野生动物种群构成来看 , 我国牦牛共分为7个亚种:西藏牦牛、川西牦牛及布谷鸟羌塘猞猁4种亚种;此外有2种为我国特有种类 , 即野果牦公牛羊和野牛黄羚2种动物 。这7个分布区中野牦牛均处于灭绝边缘 。在调查中发现 , 目前大部分地区野生动物栖息活动区域被人为或自然植被覆盖;约有30%的区域面临生态功能退化和食物链断裂等问题;超过80%的地区的平均种群密度为1.1只/km2~1.9只/km2 。
4、牦牛保护工作主要成效
经过多年努力 , 截止2019年底 , 青藏高原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1个 , 总面积达139.7万平方公里 , 覆盖了全国39%的青藏高原 。截止到2020年底 , 共有730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巡护监测工作 , 覆盖了全国31%的地域 , 巡护监测面积达到了76.7万平方公里 。
- 红火蚁是什么
- 小米手机接电话老是自动挂断
- 千足虫是哪个昆虫的俗称
- 产后抑郁症会不会复发
- pokemmo怎么获得虫组素材
- 怎样制作公章
- 婴儿夜啼是什么原因 怎么让婴儿睡得沉稳!
- 风口产业是什么意思
- bpf是什么滤波器
- 电脑录音没有声音怎么解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