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该怎么做 如何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面对班长职位“被抢”,同学们背后议论自己,朱瑶内心非常困惑,以至于故意“抢活”、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天鹅湖校区,上演了一场由几名中学生饰演的情景剧《我们都一样,各自有光芒》 。
 
演出虽已结束,不过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讨论却没有停止:青少年心灵如何呵护?正处于认知力与社会化交织发展年龄段,孩子们怎样才能做到心理健康成长?
 
要激发孩子对家庭对生活的热爱
 
长期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合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会会长林林接触到的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案例很多 。据其统计,她每周接触到的学生有1000多名,其中需要预防性干预的约有20~30人 。
 
“孩子们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厌学、手机管理无序,空心病等 。”林林介绍说,很多孩子无目标、无欲望、无意志力,且呈现出心理问题小龄化现象 。
 
就在这个月的上旬,一位老师拿着一份学生的“遗书”向她求助 。“遗书”的作者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她说自己讨厌爸妈、讨厌所有人,不知道为何而活 。目前,这名学生正在接受心理干预 。
 
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林林给出建议: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需要教师、家长、孩子三方的共同努力 。她认为,教师的职场胜任力、家长的家庭情商力、孩子的心理免疫力,这三者缺一不可 。
 
“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处理学生的问题,家长要学会情绪管理、处理好亲密关系 。”而对于孩子,林林建议,在培养“逆境商”外,要激发孩子们对家庭对生活的热爱,“每天让孩子做半小时家务,差不多能解决所有抑郁问题 。”
 
找准自己的定位
 
本次情景剧演出,是一项名为“春到蜀山心灵呵护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的一部分 。该计划由合肥市蜀山区科协联合合肥市科协、合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会共同主办,旨在积极构建家校共育、关爱共融的成长环境,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
 
“孩子们表演得非常棒,对于成年人或者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也明白了孩子有时候为什么会表现出逆反、抗拒 。”情景剧过后,五十中天鹅湖校区校长张依琳和现场一些教育工作者表示从中收获了很多 。
 
在情景剧之后,林林围绕情景剧内容开展了心理分析讲座 。她从一张“情绪大饼”图展开 。“朱瑶落选的原因其实可以分为这几种:我不是当班长的料、同学们不喜欢我、我不擅长竞选、竞选对手太强大、竞选表现不淡定以及其他解释 。”林林说,画出这张“情绪大饼”后,就可以让孩子们清晰地看到为什么有些事情事与愿违,原因究竟在哪里 。
 
在林林看来,当孩子面临心理困境时,只有每一个相关人员都能准确找出自己的定位才能理性而坦然地应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 。
 
给孩子“去标签”
 
合肥市蜀山区科协主席张冬梅是这次“心灵呵护行动计划”的发起者之一 。
 
“希望心理学的种子能够普及到社会、家庭、社区,乃至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心理学助人自助的作用充分发挥 。”张冬梅表示 。
 
据了解,“心灵呵护行动计划”由“心灵呵护实践活动”“心灵呵护进校园”“心灵呵护进社区”“心灵呵护心活力培训”“心理小达人科普大赛”等五个具体部分内容组成 。
 
“每个班里都有好动的‘四大天王’,我们要结合心灵呵护行动计划,给这些孩子‘去标签’,把他们放置于朋辈心理关爱当中,通过心理沙龙、朋辈游戏,改善他们的情绪、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林林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