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检出率为24.6% 青少年抑郁发病率达24.6%

这条消息,令人揪心: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抑郁症并不“小众”,只是不易被察觉 。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坏心情”,而是一种疾病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一些孩子长期处于情绪低谷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们呼吁:理解、尊重、陪伴抑郁症患者,他们需要被看到 。
 
是的,他们需要被看到,但不能就此止步 。
 
因为,很多抑郁,你根本看不到;孩子的表象,甚至十分阳光 。
 
24.6%,接近四分之一,数字虽然庞大,但也不必过于紧张 。毕竟,抑郁和抑郁症,不是一回事 。
 
抑郁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患上抑郁症 。作为情绪的抑郁,某种程度上,甚至有好处 。
 
它是消极情绪的典型代表 。消极情绪多数情况下是“坏的情绪”,但世间没有“绝对的坏”,情绪也一样 。
 
正如有心理学家所言:“生存离不开消极关注,发展离不开积极关注 。
 
关注生活中的消极方面,有助于生存;可消极情绪一旦过头,成了抑郁症,就会威胁生存 。
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检出率为24.6% 青少年抑郁发病率达24.6%

文章插图
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是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的自我修正 。当你高兴得过头、步子迈得过大的时候,消极情绪就跳将出来,让你慢一点、小心一点 。
 
我们最大的误区,是视消极情绪为洪水猛兽,摆出“除恶务尽”的姿态 。
 
把草原上的狼赶尽杀绝,兔子、老鼠就会成灾;狼不是绝对的坏,消极情绪也不是 。
 
然而这种态度,不仅影响了成年人,也深刻地影响了下一代 。
 
家长整天对孩子说:你要积极,要阳光,要乐观;悲观心态、消极心理、不高兴、愤怒……都是不好的!
 
孩子从小就接受这种教育,结果怎样呢?
 
他们和成年人一样,不可能杜绝消极情绪;一开始,他们依然会爆发,会展现自己消极的一面:发脾气,搞破坏,撕试卷……
 
【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检出率为24.6% 青少年抑郁发病率达24.6%】随着年龄的成长,恰在他们成为青少年、到了叛逆期、通晓点人事的时候,学会了把消极情绪隐藏起来 。
 
那会怎样?
我国青少年的抑郁症检出率为24.6% 青少年抑郁发病率达24.6%

文章插图
然而,无论是离家出走,抑或出了其他问题,你去了解孩子的老师、同学乃至家长,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没有发现孩子存在异常,相反,孩子在他人眼中,阳光、健康、活泼,“挺正常的” 。
 
完全看不出异样 。
 
难道真的“没有异样”吗?并不是 。“异样”被隐藏了 。
 
这是青少年尤其是叛逆期孩子的典型特征 。不是你没注意,而是根本看不到 。
 
重要的不是看,是感知,是理解 。
 
家长要学点心理学常识,让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 。
 
万万不可盲目打击孩子的负面情绪,诸如:
 
“就知道紧张,紧张有用吗?”
 
“别整天愁眉苦脸的,皱着个眉头,给谁看?”
 
“在外面不中用,就知道窝里横!在家里摔本子,有本事到大街上干架去!”
 
“小孩子哪有你这么消极的?你要阳光一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