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脚是古代汉人特有,还是满清也有( 二 )


但截至明朝 , 一般来说裹脚女性都是出自社会中上流阶层 , 底层基本没有裹脚的 , 因为底层女性也需要参与体力劳动来养家 , 缠足对她们及她们的家庭没有任何好处 , 所以 , 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不裹脚的 。
清朝建立后 , 由于是少数minzu , 没有裹脚习惯 , 也深知缠足之恶 , 故严禁缠足 , 但始终收效甚微 。到康熙中期后 , 也就不再严禁 , 不了了之了 。不过 , 清廷严禁旗人女子缠足 。
但随着满洲贵族和旗人逐渐沾染汉文化 , 裹脚风俗不可避免地在他们中间兴起 , 一些旗人家庭的女性也开始选择缠足 。尤其是一些曾在江南地区多年为官或居住的满洲亲贵、旗人和包衣等 , 受到的汉化影响更深 。比如《红楼梦》里 , 尤二姐似乎就是小脚 , 也正是因为她小脚 , 所以也得到了贾琏和贾家一些家人的认可 , 可见此时旗人可能也开始逐渐认同女性裹脚 。而且 , 随着清中期以后 , 汉化逐渐深入到边疆地区 , 一些其他少数minzu也开始裹脚了 。
总之 , 到清中后期 , 缠足恶习不仅从汉人士大夫蔓延到旗人和其他少数minzu , 还从社会中上层群体逐渐蔓延到中下层群体 , 诸如一些普通乡绅、没落乡绅、破落官僚和中小商人家庭 。他们对裹脚看得似乎比上流社会还要重要 , 虽然生活上比较拮据 , 但仍然会给冒着丧失一个劳动力的代价 , 给女性裹脚 , 把裹脚与否看作礼教之大防 , 并在婚姻的问题上尤其重视 。
晚清民国虽然屡次禁缠足 , 但裹脚风俗早已蔚为大观 。这一时期 , 一些城市中的社会中上层群体因为接触了新思想新思潮 , 逐渐不再坚持裹脚 , 反倒是在小城市和农村蔚为大观 , 甚至连很多普通农家都开始为家里的适龄女孩裹脚 。直到新中国成立 , 裹脚陋习方被彻底破除 。
【裹脚是古代汉人特有,还是满清也有】由此可见 , 裹脚不是从清朝才开始有 , 而是早就流行于汉人群体之中了 。但裹脚的确是在清朝才普及化和下层化的 , 但这绝不意味着清廷从主观上有推进女性裹脚的意愿和行动 。事实证明清廷并没有彻底对抗汉人审美和生活方式的能力 , 只能与之妥协 , 就连一些满洲贵族和旗人都接受了女性裹脚 ,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