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事有唱戏的环节,这种风俗源自哪里?寓意是什么?( 二 )


如果我们不认同这种喜丧风,我们可以想一下僧道音乐,过去的僧道大都通晓韵律并擅长庙堂音乐,而这些音乐,都是用来为逝者超度亡灵的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以为,民间的这种吹鼓乐,也是为逝者超度亡灵呢?
在旧社会,喜丧风俗主要流行于有钱的人家,达官贵人们,有钱有势,老人也能活得长久 。穷人家难有大岁数的老人,即使有,也办不起风光的大葬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传统风俗在移风易俗中消失 。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好过了,这一风俗又有所抬头,不过在抬头中发生了演变 。

农村丧事有唱戏的环节,这种风俗源自哪里?寓意是什么?

文章插图
现在的所谓喜丧,往往只看去世者的岁数,并不看其是否德高望重,也不看其是否善终 。尤其是一些富豪,往往靠不法手段敛财,并无积德行善,只是因为有钱有势,家中老人去世后极尽铺张,风光大葬 。也有部分人日子过得并不好,但喜欢讲排场,老人去世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孝顺,请吹鼓手,甚至请戏班子,给老人风光大葬 。甚至,有不少喜丧事,都是老人生前所要求的 。而最重要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过去老一代吹鼓手都已去世,民间传统的吹打乐大部分消失,那些专门用于办丧事的音乐也很少流传下来,所以现在的喜丧演出渐渐变了味道,往往出现流行音乐和小品歌舞等纯娱乐性的演出,甚至有些所谓乐队,把“今天是个好日子”这样的流行歌曲也带到丧事演出上来,这就有点亵渎亡灵了,难道这真是庆祝这老东西终于死掉了?
所以,对待喜丧演出这事情,我们不必反感,但是,对于演出班子,一定要认真筛选,对于演出的曲目,更要好好把关 。虽然老丧变喜,但毕竟和喜事不同,还是要注意分寸,不能亵渎亡灵,也不能让世人笑话 。
农村丧事有唱戏的环节,这种风俗源自哪里?寓意是什么?

文章插图
唱戏:不完全是热闹,有的是活人拿戏文,诉说他们的心声,有的拿戏文赞讼亡者的功德,和业绩,也有寄托他们的哀思 。
老家不少长辈去世的时候,家里置办丧事都非常隆重,除一系列丧仪之外,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请道士做法事,还有请人来唱戏的场面 。
请和尚道士超度做法事,这是很好理解的,毕竟这是传统,希望故者能早登极乐 。
不过在传统的丧仪之中,都是要大摆筵席吃饭的,也就是所谓的“吃席”,而除了连日吃喝这种事情之外,也有请来戏班子唱戏的环节,这是很常见的 。
当然,白事上唱戏,都是一些凭吊哀伤,感怀故人的内容,不同于一般的戏曲,像是什么《三娘教子》之类,都是一些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曲目 。
为何有这样的风俗呢?
【农村丧事有唱戏的环节,这种风俗源自哪里?寓意是什么?】一,礼天敬神
自古以来咱们国家就是个崇拜天地、祖先的族群,对于这些十分崇敬,上古时期因为科技并没有那么发达,人们什么事情都能与神牵扯在一起 。
最早进行白事的时候,是没有唱戏这种活动的,但却又祭祀舞蹈 。
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人们觉得在办白事的时候唱歌跳舞不是很合适,所以唱戏出现,人们要请专业群体来唱戏敬奉神明,早期的戏,也就是“神戏” 。
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神灵,主要就是希望故者能往生到另一个世界之中,与此同时礼敬天地神灵,希望能够保佑现世的人们,表面唱戏,实际上就是在供奉诸神 。
二,传统祭奠的需要
从先秦时期开始,所有的一切都要合乎礼法,当时的礼乐制度盛行,不管什么样的祭祀活动都无法脱离礼乐制度,这样的传统影响深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