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全文注释及给人启示 合欢树课文原文解析

史铁生,是我一直都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 。他的散文语言清新、平淡,优美隽永却又意蕴深沉,充满哲思 。
除此之外,他的写作手法也是登峰造极,尤其是象征的手法,在散文中的运用可以说是出神入化 。

王又平说:史铁生绝对是新时期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不是通过作品传达思想,而是引导读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义 。
史铁生文字的魅力就体现在他众多的作品中,其中《合欢树》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艺术成就突出,语言平易浅近、朴素自然,实则暗含玄机 。
《合欢树》这篇散文不到二千字,形象饱满生动 。文章前面部分采用蒙太奇手法,以跳跃性思维和对比的笔墨,重点描写了儿子突然残疾的灾难性事件给母亲带来的打击和巨变,呈现了母亲艰辛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通过平淡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真挚的思念和“子欲养而亲不待”沉重的悲痛之情 。
现在让我们深度拆解史铁生的这篇《合欢树》来学习吧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拆解,分别是叙述与抒情、结构、语言和写作手法 。
一、叙述与抒情初读这篇文章,内心是有许多疑问的 。本篇文章明明写的是母亲,却为什么以合欢树为题?而以树为题,文章前半部分却不提树一个字 。直到了第七段,才由邻居提到“合欢树”,才开始追溯树的来历和树的成长过程 。到最后却都没有看到树 。
有些句子不能理解:为什么“悲伤也成享受” 。为什么说“但他不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这又有什么寓意呢?
文章开始以跳跃式的时间线写了10岁,20岁,30岁,作者与母亲的生活片段 。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10岁那年作文得奖,而引发的母子之间一场小冲突 。20岁时母亲想尽办法给他治病和鼓励,帮助他完成写小说的梦想 。30岁以后对母亲那种压抑在心底,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
在这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中,只写了一句“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来描写母亲的外貌,但呈现给我们的人物形象却是非常生动、丰满 。史铁生对人物的刻画和摹写准确,却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直击要害,抓住人物的精髓 。
本文一开头就写了“我”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这里的小冲突表现了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过度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 。还展现了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 。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艺术吸引力 。
可是到了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
‘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 。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
在这平淡无奇的叙述中,却蕴藏着多少母子共历的希望和失望,渴望与绝望 。这些各种治疗方式的陈述,就极为准确地描述了母亲用尽所有可能的方法,来挽救儿子双腿残废的命运 。从不甘心接受命运的摆布,到接受儿子双腿残废的事实 。这里实际上描摹的是母亲的执着和无私的爱 。
虽然母亲内心受到重创,对治好儿子的腿终于绝望 。但仍然对儿子充满希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