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但其引发的症状与其他病毒感染并无太大差别,缺乏特异性,因此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是确定得了新型肺炎的标准 。我国目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反转录加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扩增病原体的核酸 (RNA),同时通过荧光探针实时检测扩增产物,有报道国内某生物技术公司已研制出对该病毒的快速检测试剂盒,30分钟即可得到结果,且俄罗斯也称正在研发快速检测方法,15-20分钟即可确诊 。但目前我国仍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病毒检测试剂盒不足,并不能做到每一个发热患者做检测,所以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快速指南》,目前对于有发热咳嗽的患者,可以根据以下流程进行排查 。
1.临床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干咳、乏力、全身酸痛、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早期可见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性改变,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或正常,淋巴细胞数减少,部分患者可出血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升高 。
2.流行病学
发病前2周内有武汉旅行史或居住史,或曾接触来自武汉的发热并伴有呼吸道症状患者,该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上述相似 。
3.病毒核酸检测
符合以上两条的即可判断为疑似病例,则需要进行痰液、咽拭子或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进行荧光RT-PCR检测2019-nCoV核酸,如果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即可确诊 。
【新冠肺炎自我评估、检查方法有哪些?】
所以,如果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有类似症状,无论是否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都需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来进行判断,切勿自行服用退热药 。
判断是否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目前的情况下,建议一旦出现发热、咽痛、干咳、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诊断依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 。
1.发病期前2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或有聚集性发病 。
2.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表现 。
3.实验室检查: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部分病人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 。多数病人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降钙素原正常 。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 。
4.影像学检查:早期呈现多发性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 。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
5.病原学检查:采集病人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呼吸道标本,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病毒全基因组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
新型病毒性的肺炎是2019年底在武汉出现的新的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这种肺炎跟其他的病毒性肺炎有类似之处,就是感染后会出现疲乏、肌肉酸痛、发热等等 。大部分病人会有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难 。一般咳嗽是干咳,刺激性的咳嗽为主 。发烧一般在38度以上 。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这个时候就要去医院进行检查 。最终的确诊还需要病毒学和基因学的检测 。因此,单单是以上的症状上不能确诊 。进行鉴别诊断后,经过医院的相关检查才能最后判断是不是新型病毒感染造成的肺炎 。
另外,判断是否是得了新型的肺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接触史和停留史 。就是说有没有接触过已经发病的病人,另外一个就是有没有到武汉或者已经有大量病人出现的地方停留过 。
- 为什么要接种新冠疫苗?
- 怎样做到既不丢失自我,也不会被情感绑架呢?
- 国内新冠疫苗接种超1亿剂次,建立免疫屏障还需多久?
- 国内七月份开始针对新冠病毒变异采取全力打第一针,你会支持吗?
- 科学家称一种携带「极其大量」突变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出现,或比德尔塔毒株更可怕,这意味着什么?
- 我和老公7月份同时打新冠疫苗了,8月份我就怀孕了,孩子能要吗
- 在南非发现的新冠病毒新变异毒株,对新冠疫苗影响大吗?
- 全民接种新冠疫苗真正的好处是什么?
- 拐点的性质 拐点
- 小伙伴们需要自我激励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