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庙算:古时候兴兵作战 , 要在庙堂举行会议 , 谋划作战大计 , 预计战争胜负 , 是为庙算; 2、得算多:具备的致胜条件多; 3、见:同“现” , 显现 。
未开战而在庙鲜算就认为会胜利的 , 是因为具备的致胜条件多;未开战而在庙算中就认为不能胜利的 , 是具备的致胜条件少 。具备致胜条件多就胜 , 少就不胜 , 何况一个致胜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从这些对比分析来看 , 胜负的情形就得出来了!
原文:
计篇
孙子曰:兵者 , 国之大事 , 死生之地 , 存亡之道 , 不可不察也 。
故经之以五事 , 校(jiào)之以计 , 而索其情:一曰道 , 二曰天 , 三曰地 , 四曰将(jiàng)、五曰法 。道者 , 令民与上同意也 , 故可以与之死 , 可以与之生 , 而不畏危 。天者 , 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 , 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jiàng)者 , 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 , 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 , 将莫不闻 , 知之者胜 , 不知者不胜 。故校(jiào)之以计 , 而索其情 ,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
将听吾计 , 用之必胜 , 留之;将不听吾计 , 用之必败 , 去之 。计利以听 , 乃为之势 , 以佐其外 。势者 , 因利而制权也 。
兵者 , 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 , 用而示之不用 , 近而示之远 , 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 , 乱而取之 , 实而备之 , 强而避之 , 怒而挠之 , 卑而骄之 , 佚(yì)而劳之 , 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 , 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 , 不可先传也 。
夫(fú)未战而庙算胜者 , 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 得算少也 。多算胜 , 少算不胜 , 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 , 胜负见(xiàn)矣 。
- 苏幕遮范仲淹诗词注释 范仲淹苏幕遮赏析
- 登岳阳楼原文及翻译注释 登岳阳楼杜甫原文
- 江雪古诗内容及解释 江雪古诗带拼音注释
- 祭十二郎文翻译及注释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译文及注释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翻译
- 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 咏柳古诗带拼音注释
- 苏轼传文言文翻译 苏轼传文言文翻译注释
-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注释 文侯与虞人期猎文言文翻译
- 忆江南全文赏析及注释 白居易的忆江南原文及译文
- 永遇乐原文及注释诗意 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古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