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始计篇注释 孙子兵法计篇翻译

计篇
孙子曰:兵者 , 国之大事 , 死生之地 , 存亡之道 , 不可不察也 。
1、兵:代指战争; 2、国之大事:上古把祭祀和战争列为国家头等大事;《左传》:“国之大事 ,  在祀与兵”; 3、地:所在 , 所系; 道:规律;地有死生之势 , 战有存亡之理; 4、察:反复审视 , 此指深入考察、研究 。
【孙子兵法始计篇注释 孙子兵法计篇翻译】孙子说:战争 , 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 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 , 是决定国家存亡的规律 , 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
故经之以五事 , 校(jiào)之以计 , 而索其情:一曰道 , 二曰天 , 三曰地 , 四曰将(jiàng)、五曰法 。
1、经:织机上的纵线 , 此作动词 , 意为“以…..为纲进行研究”;五事:五个方面的情况 , 即下文的“道、天 , 地 , 将、法”; 2、校 :比较;计:上古筹码称计 , 引申作条件、因素等; 3、索:求索、探究;情:情形 。
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 , 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 , 二是“天” , 三是“地” , 四是“将” , 五是“法” 。
道者 , 令民与上同意也 , 故可以与之死 , 可以与之生 , 而不畏危 。天者 , 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 , 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
1、上:国君; 2、同意:思想一致;意:思想、志向;孙子将道列于五事之首 , 足见其对政治条件的重视; 3、阴阳:昼夜、晴晦等自然天象; 4、时制:四季节令的变化; 5、死生:死地、生地;死地 , 指不疾战取胜则死 , 毫无退路的境地;利于攻守进退之地即为生地 。
所谓“道” , 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 , 这样 , 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 , 誓死效命 , 毫无二心 。所谓“天” , 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所谓“地” , 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 , 战地的广狭 , 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
将(jiàng)者 , 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 , 曲制、官道、主用也 。
1、智信仁勇严:将之五德;梅尧臣注:智能发谋 ,  信能赏罚 , 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 2、曲制:部队的编制规定;曲:部曲 , 军队编制之称; 3、官道:各级将吏的职守范围规定;“官道” 之“道”与“曲制”之“制”均指规定、制度; 4、主用:即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主:掌管;用:给用 。
所谓“将” , 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所谓“法” , 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 , 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 , 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
凡此五者 , 将莫不闻 , 知之者胜 , 不知者不胜 。故校(jiào)之以计 , 而索其情 ,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
1、闻:听说 , 粗有了解; 2、知:此指透彻掌握; 3、兵众:兵力 , 此句从军队整体立言; 4、士卒:士兵 , 此句从单个士兵立言; 5、练: 训练有素 , 即今之所谓单兵素质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