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爷爷是湖南农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02年至06年我在农大读书的时候,袁老住我们大学边上,他经常骑个自行车去稻田实验地,后面换了个嘉陵摩托,然后在稻田忙碌着,根本看不出他是院士,跟普通种田农民伯伯的没有区别,那时就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专家学者,不追求物质生活享受,骨子里都是学术研究!
袁老毕生工作在湖南,国家的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基地也在湖南长沙,近七十年的工作生活在湖南,同湖南人民感情深厚,所以湖南人民集体悼念他很正常 。
应该说,全国人民都痛失袁老的离去 。相对来说,湖南悼念他的人多一些,因为湖南是他的第二故乡,许多人都熟悉他 。袁老平易近人,生活朴素,集传统美德于一身,更重要的是他钻研水稻高产兢兢业业一辈子,为人类作出了杰出贡献 。世界人民都敬重他!怀念他!
我今年73岁 。今生今世我看到了最最动人心魄的场面,看到了中国人民出自内心的情感 。这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逝世,最最敬爱的周总理逝世 。万人空巷,全国到处是灵堂,中国人民出自内心,两眼饱含泪水,深情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 。时隔几十年,我又看到这动人的场面,长沙人民出自内心,深深感激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 。袁隆平为国为民,几十年如一日,从事水稻科研工作,为了世界人民都有饭吃,呕心沥血,奉献了毕生精力 。真正是春蚕到死絲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衷心祝愿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 。
祖籍江西,出生在北京,后来由于战乱,辗转于湖北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在湖南搞了大半辈子科研 。
袁老的祖籍地、出生地、户籍地都不重要,因为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 。
为袁老点赞为湖南人民点赞 。湖南是山请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从民族英雄左宗棠到为新中国献身的秋收起义革命志士和长沙保卫战的勇士,从共和国主席元帅将军到举世无双的伟人一一人民领袖毛主席 。
1.是湖南户籍,你说是湖南人还是江西人 。
2,大半生都是在湖南生活,你说他不是湖南人,
3.湖南有他的事业,朋友,学生,他是不是湖南
应该是全国人民都想去悼念袁老,如果都去了,还有地方站吗?湖南近一点所以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了,全世界人都尊敬袁老,都痛惜袁老,袁老一路走好[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
一颗耀眼的星星陨落了,一代杰出而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带着他终生的理想和事业,到天国继续耕耘着,光照千秋、功彪史册,在人们心中尚存,永远不会磨灭 。
袁老从踏上事业起,就扎根于湖南,一直都没有离开过 。象他这样坚持到底不改变立场的人,恐怕这世界上只有他能做到,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人了 。
什么能让他这样执着坚持的呢?是湖湘文化的魅力,是湖南人民的深情厚谊,是湖南这片土地给予了他施展才华的抚育 。
有人说他不是湖南人,是某某地方的人,无论多少人有多种说法,但现实是他就是真正的湖南人 。因为他在湖南工作了整70年,已融入到了湖南人的大家庭中,这是无可更改的事实,也是铁定的定位 。
最主要的是,他的事业得到发展和取得辉煌的成就,是湖南人民给予了大力支持 。是从他研究的杂交水稻始,最先敢于为他大面积试种的是湖南,因为那时湖南人相信自己的科学家,相信科学成就给湖南的振兴发展 。
第一次是七六年的晚稻杂交水稻的试播,湖南就以30%的稻田面积推广,其结果是成功使产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让湖南人民得到了丰收的实惠 。从此湖南每年以30%的提升率加码推广,到八十年代初,湖南的晚稻和一季中稻,已经是百分之百的全面种植,到八十年代中就连早稻也实现了,最低不少于60%的杂交水稻化 。
- 今后的历史中,袁隆平会不会象贾思勰、沈括、宋应星等一样被记载?
- 钟南山院士观赛,易建联缺席引争议,阿联为何缺席比赛?
- 袁隆平院士今日长沙安葬 袁隆平骨灰盒上盖着五星红旗
- 袁隆平病重为啥不去北京最好的医院?
- 袁隆平老先生搞出来的水稻都种在哪里了,一年的产量有多少啊?
- 为什么身边很多人在朋友圈中纪念袁隆平,却在生活中浪费粮食?
- 袁隆平去世是因为生病吗?
- 钟南山院士曾多次就疫情发表研判阐释观点 钟南山谈南非发现的新变种病毒
- 为什么袁隆平的实验基地选在湖南怀化?
- 老年人最怕摔跤,袁隆平院士去世,到底和摔跤有没有关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