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战败后割给日本大片领土,俄德法为何发难,帮中国要回辽东?

1894年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战败,日本陆军继攻占了整个朝鲜之后,越过鸭绿江攻入我国丹东地区(当时称为安东),另外一路日军从旅顺登陆攻占大连、营口在内的辽南地区,并重创清朝北洋海军 。不得已清朝只能委任李鸿章赴日进行求和谈判,最终两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

清朝战败后割给日本大片领土,俄德法为何发难,帮中国要回辽东?

文章插图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1.承认朝鲜独立,取消清朝对于朝鲜王朝的宗主国地位;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当时北洋海军全年经费400万两,而且还总是拖欠)3.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岛及附属澎湖列岛等给日本 。4.开放长江流域一系列的通商口岸 。
而《马关条约》签订后,条约中的各项内容基本上都得到了执行,只是在割让辽东半岛的问题出现了偏差,以俄国为首欧洲国家法德国三国联合向日本发难,要求日本必须将辽东地区返还给清朝,而当时的日本最终也不得不吞下这颗苦果,同意将辽东半岛返还清朝,但是清朝仍旧向日本支付了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 。
清朝战败后割给日本大片领土,俄德法为何发难,帮中国要回辽东?

文章插图
1895年《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辽东半岛
那为什么同为欧洲列强的法德俄三国会如此的做好事,而帮助中国打压日本呢?这就要将这个历史事件纳入到世界历史的大范畴里来解答 。
对于土地贪婪无比的沙俄一直觊觎着中国的内东北,17世纪末沙俄与清朝经过雅克萨之战,划定了中国外东北与沙俄远东地区的边界 。18时期由通过《恰克图条约》划定了中国外蒙地区与沙俄的边界,这两次清朝都作出了巨大的让步 。然而在1856年和1860年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了清朝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地区,并一直虎视眈眈的准备侵略清朝的内东北(辽吉黑)以及朝鲜半岛 。
清朝战败后割给日本大片领土,俄德法为何发难,帮中国要回辽东?

文章插图
沙俄“黄俄罗斯计划”不会允许日本占领东北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快速崛起,并很快走上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 。将侵略势力渗透到朝鲜和清朝东北,这显然是沙俄所不能接受的,特别是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日本胁迫割让辽东半岛之后,更是让早就计划将旅顺建为沙俄唯一一个不冻港的沙俄政府无法接受,于是沙俄联合德国、法国对于日本施压,要求日本返还辽东半岛 。
同时日本虽然在明治维新中崛起迅速,但是在西方列强看来,日本仍旧为二流国家,也根本算不上列强 。而日本的实力真正被西方认可,并接纳为新兴列强要在10年之后的日俄战争,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击败沙俄,才真正树立起列强地位 。
1871年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法国不仅向普鲁士支付军费50亿法郎的军费赔款,还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给普鲁士,更然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王宫加冕称帝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结果从此德国和法国成为世仇 。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为了对付世仇法国,德国与奥匈帝国、沙俄联合成立了“三帝同盟”来对付法国 。所以此时德国和沙俄的关系是不错的,但是后来由于土耳其帝国的江河日下,其势力逐渐退出巴尔干地区,于是奥匈帝国和沙俄在争夺巴尔干半岛的问题上矛盾尖锐,德皇威廉二世继位之后,从宰相俾斯麦手中夺取了全部权力,对外政策上越来越激进,在奥匈帝国和沙俄之间的矛盾问题上,德国更偏向奥匈帝国 。而此时的法国则趁势拉拢俄国,不断向缺少现金、经济困难的的沙俄投入大量的贷款,于是沙俄与法国关系日益靠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