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性法则,这些优良的品德如何传承下去成为了民众面前重要的话题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商鞅为了取信于人,以百金徙木立信,真乃营销高手 。有些时候,形式还是很重要的,节日就是承载内容的表现形式 。

文章插图
可是我们一提到端午节,想到的就是纪念屈原 。这是这个节日各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中不可缺少的故事 。故事本身也是形式,它主要想通过故事这个载体向人们传递价值文化取向方面的精神内核 。西晋距离屈原所处的战国中期,已经过了500多年,端午纪念屈原的风俗怎么会时隔这么久才始见书载呢?所以,近代有学者考据成癖,有《端午考》,说屈原在历史是否存在存疑 。
韩国人做事没有瞻前顾后,在2005年就利索地就把江陵端午祭给申遗了,而且还成功了 。消息传来,举国大哗,后来湖北省代表中国也去申遗了,结果也成功了 。其实,韩国人也不是欺世盗名,他们在申遗的时候就说“端午节源自中国”的话,到了韩国发展流传开来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这其实也可算作中华文化圈的文化输出吧,我们动辄质疑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圈里的韩国还在认真对待 。这也算是给中国人以警醒,后来各地文物、风俗等保护传承工作就开展起来了 。

文章插图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觉得韩国的很多地名都与湖北的地名一样呢?像襄阳、江陵、汉江、丹阳等等 。这里面的原因也很有意思,以后另外再开一篇专门说这个事 。
说回到端午的事来 。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
古代民间流传,农历五月昼长夜短、阳盛阴衰,且常年多发疾疫,是一个“有毒”的月份 。五月初五,是毒月中的毒日,称为“端午” 。其实,古人们通过生活经验来判断五月份容易发生疾病,是有着科学依据的 。昼长夜短,阴阳旺衰,细菌病毒在天气转暖的时候开始活跃起来 。以往换季的时候,经常会发生流感等疾病,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现在的很多小病,在古代就是绝症 。古人们因此发明了很多办法,来保健身体,增强免疫力 。
在端午这天,人们希望对方身体安康,因此互祝端午安康 。所以,端午节是一个保健的节日,如果祝福端午快乐,就要叫人笑话了 。
怎么能够保健呢?
五月份(农历)是毒月,在此期间如果夫妻同住,容易导致“元气大伤” 。眼不见心为净,严于律己的古人以防自己冲动误事,便有了五月送老婆回娘家住的习俗,俗称“归宁” 。五月初一,出家的女儿臂系彩丝带,胸戴红绒花,盛装隆重回娘家 。因此端午节在古代也被称为“女儿节” 。
此外,端午节时,古人还会饮雄黄酒 。雄黄酒性温,能够驱除蚊虫、预防疾病,对抗五月份的毒性,因此在民间很是流行 。《白蛇传》中白素贞饮雄黄酒后显出蛇身原形的故事,正是在侧面反映了这个端午习俗 。

文章插图
(白素贞误饮雄黄酒)
但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雄黄的化学成分是硫化砷,本身具备一些毒性 。在加热等条件下,硫化砷会转变成氧化砷(砒霜) 。所以,雄黄酒虽好,也不可多饮 。
以前的端午节,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他们都有挂艾草,这也是出于保健的目的 。艾叶中的挥发油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病毒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艾叶的香味成分(挥发油)挥发出来后,不仅能有效地阻止蚊虫靠近,还能有效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能够预防和治疗流感 。同时,艾叶还有一定的增强免疫作用 。
- 有没有字数很少的短笑话,分享几个?
- 你是会选择一个陪你通宵达旦的人,还是会选择一个每天会提醒你早睡的人?
- 首钢全队闹离场时,作为对手的沈梓捷拉回了翟晓川,你怎么看?
- 什么级别的公务员才能被称为“官员”?
- 80岁的奶奶,到处跑工厂找事情做,什么心理?
- 珍惜在一起工作的缘分-珍惜在一起工作的缘分的经典语句
- 有没有治失眠的方法?
- 怎么理解现在的一些拜金女生呢?
- 中秋节怎么送客户礼品?
- 登鹳雀楼的字词意思全解 登鹳雀楼的意思全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