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朗读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的诗

必背诗词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作品简介
【唐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朗读赏析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的诗】这首送别诗作于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8年),作者当时只有十六岁 。此诗是应考习作,按科考规矩,凡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似 。须写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 。束缚严格,少有佳作 。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 。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拿居易的名字打趣,言外之意是说京城不好混饭吃 。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赞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可见此诗在当时就为人称道 。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
诗词赏析
本诗是以咏古原草的形式写就的送别诗 。
首联写草:首句写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用叠词“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次句写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 。春草茂盛,秋枯春荣,此乃极为平常之景 。
颔联承上联中的枯荣进一步生发下去,以“野火烧不尽”写草之“枯”,以“春风吹又生”写草之“荣”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形神兼备 。
颈联在描写古原草的同时,点出“古道”“荒城”,点出送别的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转入送别 。其中的“侵”和“接”两个动词富有表现力:形象刻画出远远望去,春草在古道边向前蔓延,碧青而广阔的绿野一直与远方的荒城相接的景象,为后面的抒情做铺垫 。
尾联直接点出“又送王孙去”, 点明送别的本意 。并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
本诗几乎通篇都在写草,实是借草取喻,以草木之茂盛显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的绵绵情谊 。情深意切,所喻尤为巧妙,不愧为白居易的成名作 。
名句赏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 。后来人们大多以此来指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虽然经过严厉的打击和制止,但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能断根,只待条件一成熟,又爆发出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