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录取通知书内卷?

7月10日 , 清华大学首封录取通知书发出 。然而 , 网友们的反应却是“今年的清华不太行” 。


【如何看待录取通知书内卷?】清华:What?哪里不太行???
当复旦大学拿出一个“迎新大礼包”时 , 清华学子顿悟了……


随着网上各大高校通知书设计细节的曝光 , 号称史上最卷的一届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这让人不得不思考 , 当新一代青年在选择学校时 , 除了看院校排名、学科建设等标准化指标之外 , 他们究竟还想要些什么?

显然 , 学校作为青年集体文化的主要载体 , 它不仅意味着营造一个好的精神环境和修养氛围 , 更重要地是展现出一种充满朝气的校园制度和创新表达能力 。
在这样的标准下 , 一批表现优异的高校录取通知书脱颖而出 。不少人看到后 , 甚至表示“希望重新参加高考”ORZ……
首先登台的是“玩转黑科技组” , 以各大理工类院校为代表 , 通知书上处处流露着理科生的浪漫 。
天津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封面开合处 , 装置了一颗可以手触温感变色的“星星” 。而这颗“星星”就是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8917号小行星——名为“天津大学星”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 则被誉为“开箱盲盒” 。团队共设计有7种不同的航空、航天、民航飞行器等徽章 , 新生将随机收获放置在录取通知书中的任意2枚 。



而东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太会了” , 不单能“唱歌” , 还会发光!当通知书启封后校歌便自动播放 , 同时 , 校内的标志性建筑大礼堂也随之被点亮 。“星空”的照耀 , 使得这所百年大学仿佛在熠熠生辉 。


接着上场的是“传统文化组” , 以师范类大学为首 , 把当地手艺人请进了校园 , 将非遗工艺存续在了录取书之上 。
尽管今年各大高校在设计上花式battle , 但陕西师范大学依旧坚持“手写即正义” 。“用毛笔书写录取书”这项传统 , 至今延续了15年 。每年的迎新季 , 该校十多名老教授便同校友代表一起 , 花上大概一周的时间 , 用书法来完成大约4500份录取书的署名和签名 。



温州大学则以瑞安市东源村的国家级非遗“木活字印刷技艺”为原型 , 设计了独一无二的“木活字”录取通知书 。据悉 , 每一张录取证书都由非遗传承人亲手印刷 。两位传承人花了半个多月时间 , 共印制出了5200张录取证书 。
继2019年推出漳浦剪纸版录取通知书后 , 2020年 , 闽南师范大学推出了漳州木版年画版录取通知书 , 再次以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方式 , 向新生们发出了邀请 。



最后一组 , 是氛围拉满的“精致文艺组” , 凭借巧妙的设计击中了许多新生的心 。
“夹带私货”第一名的要属南开大学 。随通知书一同寄出的 , 还有一个荷包 , 里面装着两粒来自浙江嘉兴的莲花种子 , 鼓励着青年要把种子“一颗留在故乡 , 不改初心;一颗带来校园 , 见证成长” 。






另一边 , 今年的清华通知书还是延用以往的3D纸雕技术 , 配合手工拼插模式 , 完美复刻了清华“二校门” , 就连门两边的贴砖都一起带上了 , 其设计内涵寓意着每个闪光少年 , 都能破壁追光 , 圆梦清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