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新讲风水第四讲讲解( 二 )




声望是一方面,有日本人还注意到李火德和宁化石壁的关系,这是客家人心目中的“圣地”,更可将李火德和客家人相联系:


考察“李火德”的迁居经过,至闽西的祖先是“利贞”系谱79世“李燔”的世代,他已经从河南移居到江西石城 。80世“李奇”和81世的“李珠”都是在江西省赣州石城出生,可82世“李火德”却在福建省宁化石壁出生 。然后,“李火德”从宁化石壁搬到上杭,在上杭生三个孩子,即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 。总之,在李姓一族系谱之中,只有“李火德”世代经过宁化石壁的土地,他之前之后的世代都没有出生在宁化石壁 。就是说,客家李氏只有“李火德”才适用客家族群的宁化石壁传说 。[7]


小林宏至还提出李火德族系之所以发达,还和李火德本人神奇的风水传说有关,这是客家人对风水重视的体现 。总之,联系客家圣地宁化石壁,又联系神奇风水传说,李火德变成客家李氏的中心人物了 。福建宁化石壁村情况如下:


宁化石壁,原名玉屏,也名石碧,由22个自然村组成 。它位于武夷山脉东麓、福建省西隅,北连江、浙,南接粤、桂,四周山环水绕,中间是开阔的平原盆地……


……由于高山的阻隔和战乱频繁中断了与中原的联系,在封闭的世界里,他们以自己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语言、习俗,与当地土著的民风习俗混合在一起,渐渐产生出一种新的、独特的既有中原古文化的遗风,又有区别和创新的文化,即“客家文化” 。同时也形成了客家民系,并随着子孙后裔的播迁繁衍,撒向各地 。而客家各姓氏族谱记载姓氏源流时,大多把从宁化石壁外迁的第一代祖先尊为家族始祖 。因而福建宁化石壁被誉为客家文化的摇蓝,客家民系的朝宗圣地 。[8]


总之,李火德其人被认为客家入闽始祖,和宁化石壁有很大关系 。将李嘉诚和李火德联系,不得不考虑到客家人、客家文化的情况 。


李德新讲风水第四讲讲解

文章插图



二、李火德后人入粤


李火德后人,以惊人的速度增长,《饶平客家姓氏渊源》载:


珠生子五: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 。五子衍派情况是:金德居于宁化县;木德迁浙江杭州府;水德迁居福建邵武县;土德迁居福建清流县 。南宋孝宗时期,火德由宁化移居上杭县,生子三:乾培(三一郎)、巽培(三二郎)、坤培(三三郎),由坤培传至南宋末,祭酒公(名字不详,宋末赐进士第、任国子监祭酒),生子六,其中李德新迁在大埔县白叶,李德明移居松口,李德文移居大湖等地 。德新子瑄(十七公)于明初由大埔白叶徙迁来饶,创居今上饶镇坝上管区周坑 。周坑世系八世李宗徙揭阳,后再迁海阳县五嘉岭 。十世李颖生子雷迁台湾;十一世李韶于雍正年间迁居揭阳车田寨 。[9]


由上文的解读,发现李火德的后人早在元明大量进入粤东,包括今天潮汕、梅州地区的事实 。而客家人流动往往和韩江有关,韩江是从前联系潮、梅、汀、赣诸州的大水道,李火德后人进入梅州和潮汕,往往沿韩江而流动 。


《李火德史话》的《前言》称,“火德公自丰朗开基至今,已近八百春秋,其后代遍布闽、台、赣、粤、江、浙、桂及东南亚 。……另据广东来杭谒祖李氏携来资料表明,香港财界巨子李嘉诚,亦属其族人外迁后代之佼佼者…… 。”[10]这本书的《再版前言》则称,“新编入的有关先贤李光地、当今香港爱国同胞李嘉诚先生的两篇文章,分别根据今年安溪召开的‘李光地学术讨论会’有关论文著作、潮州市李嘉智先生提供的资料,对照上杭县官田李氏大宗祠编印的《李氏史记》撰写而成 。”[1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