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词牌格律一览 宋词词牌大全及其格律( 二 )


2、小重山又名《小重山令》 。《金奁集》入“双调” 。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 。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
小重山,是属于写悲哀幽怨调子的词,所以,要是在写作的时候能做到描景抒情同时进行,那是最妙不过的,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更加能把词的韵味和语调,表达的淋漓尽致 。
因此,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应该注意情景交融的恰当安排,妥善处理好每个景与情的衔接交融,达到写作效果 。
词格律: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
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
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
中仄仄平平(韵) 。
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下面这个是调整好的,小重山,唯有这一格律,别无他格 。
上下阙的差别在于:上片起句是七字句,下片起句是五字句 。
除此外,其他的都相同 。
这其中,上下片有两个逗句在里面 。
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凡是逗句,一定要和后面的韵句连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
下面,我们来分析下各句的,写作要求
上片: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
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
第一句为七字句,注意仄起平收,尾字入韵,即可 。
第二句为五字句,和后面的三字句连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
第四句是个平起平收的七字句 。
第五句为三字句,和第六句的五字句连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
在这首词中,三字句可以都“一二分读”的写法,也可以用“二一分读”的写法,不做强调 。
五字句的要求也不做强调 。
大多使用“二二一”二三,三二等此类分读的写法 。
唯一不可以使用“一二二”的写法 。
下片:
中仄仄平平(韵) 。
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下片首句是五字句,仄起入韵,其他的几句和上片的要求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
词例
【小重山】(芦笛晓声)
雁影云边已渐单 。一川风物悴,怕相看 。焦桐不绾月阑珊 。秋瘦也,何处问乡关?
独自莫凭栏 。最教人恼透,这心猿 。朝来无奈晚来寒 。权将去,浅满一杯干!
3、《巫山一段云》
唐教坊曲,原咏巫山神女事的词 。后用为词牌 。属于双调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 。《乐章集》增两字,后片转用两仄韵,两平韵 。
请看格律:
【正格】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巫山一段云,有多个别格 。
这里只举例一种
【巫山一段云】别格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平平(韵) 。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
仄仄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叶韵) 。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
正格和别格的区别在于下阕 。
也就是下阕的,开头两句,由原来的五字句变为六字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