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词牌格律一览 宋词词牌大全及其格律( 三 )


并且由原来的平韵换为仄韵 。
这是最大的区别特点 。
我们先来看正格
【正格】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首句不押韵,第二句开始押韵 。
因为都是五字句,有好多人写成两句对偶 。
但这两句要不要对仗,不作要求 。
对仗和不对仗,都行 。
第三句要求押韵 。
第四句也要求押韵 。
下阕的要求和上阕一样 。
这里就不赘述了 。
所要注意的,就是把语句写明白,注意各层次间的联系,绝不可以上下句子,写些风马牛不相关的句子 。
再看别格【巫山一段云】别格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平仄平平(韵) 。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
仄仄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仄(叶韵) 。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
别格第一句与正格第一句一样都是五字句 。
第二句改为六字句 。
请大家记住,词里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六字句一般都用两两分逗的写法 。
千万不可写为两个三字句 。
第三第四句,仍然与正格相同 。
两两分逗,就是两个两个的词来写 。
下阕的第一句第二句,也就是词的第五句和第六句 。
由正格的五字句增为六字句 。
这两个六字句,改为仄韵 。
两句同押一个韵 。
第七句,仍然与正格的一样,又回到原来的平韵 。
最后一句(第八句,也是词的结句),也是回到原来的平韵 。
这样,别格和正格的区别,就在上阕的第二句,五字句变为六字句 。
下阕的第一第二两句,五字句变为六字句 。
然后换仄韵 。
其他的,基本相差不大 。
就算有其他变格,
也在五字句六字句上做文章 。
词例:【巫山一段云】(芦笛)
柳外青山远,帘前榴色熏
轩窗晓梦叠蝉痕,无奈客中身
暮看西山雨,朝吟陌上云
算来尘世几情真?花落自销魂
4、《醉花阴》词牌名,又名“九日”,有人也称“落花词”,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 。上下阕 。
醉花阴,格调低沉,适合写幽怨,悲苦,落寞的心情 。
因为是仄韵格,读来回旋幽咽,荡气回肠 。
【格律】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平平仄(韵) 。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
第一句:中仄中平平仄仄(韵)首句仄起仄收,尾字入韵,词首句引入造境很重 。
但,此首词,因为是幽怨的婉约词,所以,造境与情景同时进行 。适合情景掺杂,夹叙夹议 。因此这首词,是造境和抒情同时进行的一个典范 。也是我们接触填词一来的第一次尝试 。当然,亦可以上阕造境,下阕抒情 。
第二句:中仄平平仄(韵) 。
这句在写法上注意,用二三分读方式写 。一般句意上承接上句,但又能独立成调 。
第三第四第五句: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
这三句,是一层意思,也就是说这三句话,连在一起来表达一个意思 。
但是要记住,最后一句话,应该是前两句的总结 。
因为这里三句话是一个意思,前两句是分述,后一句是总述 。由两个分述句和一个总述句,合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这是写景和抒情同时进行的写法,只要你注意,情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层层深入,就问题不大了 。心随景移,情随境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