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阕第一句,也就是词的第六句中平中仄平平仄(韵),这是个平起仄收,尾字入韵 。注意要在意思或意境、情感上,承接上阕的意思 。不要让下阙凭空捏造 。
下阕的第二句,也就是第七句:仄仄平平仄(韵) 。
这个五字句,有点讲究
要是你用“一四”分读的句式来写,那么第一个字必须仄韵 。
仄仄平平仄(韵) 。这是“一四”分读的句式 。
如果这句话,你要用“二三”分读的句式来写,那么,第 一字用平还是用仄,那就随意了 。
因此,它没有固定的要求 。
只看你如何写,你是用一四分逗的,那你就注意第一字用仄声,如果你喜欢用二三分逗的,那你就不用去考虑第一个字的格律了,平仄随意 。
所以,一四分逗,和二三分逗不同 。自己注意下格律就行 。
第八、第九、第十句,和第三第四第五句一样 。
也是三句话一层意思,两个分述句和一个总述句 。
他们三句话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 。
或者按照时间,或者空间,或者事物变化,或者感情的起落 。
绝对不可以天一句,地一句的瞎掰 。
词的每句话,都有个内在联系 。
别看人家写的有点零落 。
5、江城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 。平常见到的江城子,是双调 。就是把这三十五字,重复一遍 。《江城子》宋代晁补之曾将其改名为《江神子》 。韩淲的《江城子》中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回棹稳,水西流 。”之句,所以又名《村意远》 。《金奁集》入“双调”
江城子的写法,由于单调重复成双调 。
一般是上片先写所见的,下片写回忆的,或者下片写由所见的产生的想像 。
比如苏轼的,怀念妻子的那首 。
上片就写了乱坟岗的情景,下片写的是回忆昔日的恩爱 。
所以这首词,有很多人认为是古诗词中由现实展开想象的最好例子,比较具有代表性 。
因此,在写作上,如果没有新的构思,不妨可以模仿
上片注重现实描写,下片注重回忆或联想,上下片,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所要表达的情感 。
词牌格律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
(中表示可平可仄,平表示平声,仄表示仄声,韵表示韵脚位置)
注意里面的八个三字句 。
其实下片的格律是上片的重复 。
我们只要注意上片的格律,就行了 。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
第一句,我们不管他,第二第三句,是两个仄平平 。
千万注意,这两个仄平平,前个不要用韵字,如果这里用上韵字,那就失去了韵律的美,而且,尽量在阴平和阳平上错开 。
所谓阴平阳平,就是拼音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这三字句如果前后都是第一声,感觉,就不是很美了,当然,这不是必须的 。
第四句是个四字句 。
四字句是要注意,由仄仄平平转化的中仄中平 。
和第五句连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
这两句,连成一句完整的句子 。
第六句是七字句,是上片的转句,可以仿照七绝的转句写法,由上面所描绘的情景转化到抒发的情感 。
- 沁园春词牌的写作要求 沁园春词牌格律及格式
- 各种脸型的女生都适合戴什么帽子?
- 各种鞋码对照表 鞋码对照表230
- 鱼的市场价格-各种鱼市场价
- 各种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图
- 立式注塑机价格,立式注塑机各种图片及价格
- 有没有适合各种脸型的刘海,并且在家可以自己修剪的,推荐一下?
- 100分影视电视剧 100分钻戒
- 各种皮肤类型如何选防晒?夏季化妆后如何补防晒?
- 比如继续教育、专业技术学习 教师的各种网上培训有效果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