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哪些体育运动方式?

皇帝亲自上阵 古画上高规格的蹴鞠运动 即将到来的世界杯 , 注定是一场球迷的狂欢 。中国人对于足球的喜爱古已有之 , 早在千余年前 , 古人就发明了一种家喻户晓的足上球类运动——蹴鞠 。唐宋明三代 , 上至宫廷下至民间 , 全社会都对蹴鞠乐此不疲 。难能可贵的是 , 一些有心的画家还将古代蹴鞠运动的场面画下来流传至今 , 而画中上场的“球员”里竟然还有皇帝 。
宋·苏汉臣
【古人有哪些体育运动方式?】《宋太祖蹴鞠图》

古人有哪些体育运动方式?

文章插图
《宋太祖蹴鞠图》纵28.6厘米 , 横56.3厘米 , 原作者为北宋画家苏汉臣 ,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这幅为元代画家钱选之摹本 。此画设色淡雅 , 用线古拙 。明人唐文凤在《梧冈集》中有《题蹴鞠图》诗 , 诗中指出画上踢球的两人分别是宋太祖赵匡胤(右)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 , 而观看的四人分别是大臣赵普、楚昭辅、党进和石守信 , 他们都是宋朝的开国功勋 , 而且都喜欢踢球 。钱选在临摹之后题字曰:“蹴鞠图旧藏秘府 , 今摹图之 。若非天人革命 , 应莫观之 , 言何画哉” , 说明他对此画仰慕已久 。
《宋太祖蹴鞠图》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蹴鞠发展最宝贵的资料 。据史料记载 , 赵匡胤是历史上有名的“足球皇帝” , 他尤其擅长“白打” ,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花式足球” , 即踢球时用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触球 , 灵活变化 , 随心所欲 , 可使球“终日不坠” 。
正所谓“乘闲且复相娱嬉 , 军中之乐谅亦宜” , 蹴鞠在宋代初年是军中的娱乐活动 , 也是皇帝和大臣们都喜爱的活动 , 得益于皇帝的支持 , 宋代蹴鞠运动的发展极为迅猛 。据《宋史》记载 , 当时凡是朝廷的盛大宴会都有足球表演 , 南宋词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也记载 , 宋代除了官家有蹴鞠专业艺人之外 , 民间的瓦子中也有蹴鞠艺人表演 。宋代民间 , “寒食蹴鞠”的民俗活动也广泛开展 , 陆游所作“寒食梁州十万家 , 蹴鞠秋千尚豪华”正是这一风俗的真实写照 。
明·商喜
《明宣宗行乐图》
古人有哪些体育运动方式?

文章插图
《明宣宗行乐图》是明朝画家商喜的名作 , 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 此图纵36.8厘米 , 横6.89米 , 全卷分六段 , 各段之间 , 以宫墙或屏障隔开 , 分别表现射箭、蹴鞠、打马球、捶丸、投壶及皇帝起驾回宫的场景 , 画面色彩鲜艳 , 是写实的院体工笔绘画 , 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宫廷生活 。画面中 , 皇帝形象与传世明宣宗朱瞻基画像接近 , 他戴笠子盔帽 , 身穿浅色辫线袄式样长袍 , 侍从身穿青绿等色曳撒 , 显示出受到蒙元服饰的影响 。其人物和风景细部描画较为呆板 , 反映了明前期院体绘画的艺术风格 。画中的蹴鞠场面非常生动 , 皇帝虽没有亲自上场 , 但在一旁饶有兴致地观看 , 而场上表演蹴鞠的人多被认为是宦官 。
宋代以来 , 蹴鞠的娱乐性越来越强于体育性 , 所以明代自开国起 , 朝廷便明令禁止军中蹴鞠 , 但宫廷与民间的蹴鞠活动依然流行 。明代的蹴鞠理论著作蔚为大观 , 成书于明代中后期的《蹴鞠谱》中介绍了蹴鞠的十种踢法 , 包括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月 , 因而该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专业书籍 。明代还出现了专门制作足球的手工业作坊 , 出售各式各样的足球 , 时名为“健色” 。在宋代《蹴鞠图谱》中著录“健色名”有24种 , 而在明代《蹴鞠谱》中著录“健色名”则达到40种 , 这些“健色”就相当于当时的“品牌足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