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机于心意初动之时,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 。】
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 白话解:经过一番穷理尽性的功夫,物欲革除之后(物格),一切事物的道理无不清楚明白(知至);明理之后,起心动念皆是真诚无妄(意诚);起心动念真诚无妄,自然存心端正无私无偏(心正);身心端正无私,自然会好好地修养德行(身修);能够修养德行身体力行,自然一家和睦井然有序(家齐);家庭经营得井井有条之后,才能够治理好国家(国治);国家的治理能够上轨道之后,才能进一步使天下太平(天下平) 。
6.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 白话解: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如果不修身,连根本的修身都搞乱了,却想要治国平天下那是不可能的;把切近的修身、齐家看得不重要,反而去高谈治国平天下,从来没有这样的道理 。
7.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 白话解:商汤在他盥洗用的铜盘上,刻上铭词,用以自我警惕 。铭词说:「如果能够把今天所习染的污垢洗净而自新,就应该天天振作,求自新求进步,更要继续不断涤除污染,一天比一天进步 。」
8.诗云:「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
◎ 白话解:诗经上说:「有个文采斐然的君子,他治学修德的功夫就如同切骨、磋角、琢玉、磨石一般反复为之,希望精益求精 。」『如切如磋』是指他研究学问的功夫;『如琢如磨』是指他存养省察,磨练德行的功夫 。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
◎ 白话解:经文所谓:「诚其意」,是说不要欺骗自己 。
※(不被人欺是聪明,不欺人是存心忠厚,不自欺诚实地面对自己,才是大丈夫 。)
10.诚于中,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 。
◎ 白话解:一个人内心真诚,一定会表现在外 。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一定更为小心谨慎,不敢随便 。
※(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11.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 白话解:曾子说:「一个人独处时,就像有十双眼睛在注视着你,十双手在指着你,这是多么严峻可畏啊!」
※ 君子不欺暗室 。
1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
◎ 白话解:有钱人,总是会用财富来装饰他的屋子,有德行的人,则是用道德来充实自身,因为内心宽大平和,自然身体舒泰了 。
13.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
◎ 白话解:所谓:「修身的目的在端正自己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愤怒的时候,心就不端正;有恐惧的时候,心就不端正;有贪图爱恋的时候,心就不端正;有忧愁的时候,心也不得端正 。
※(喜怒哀乐爱恶惧,七情六欲,皆使人心受到种种影响 。)
14.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
◎ 白话解:如果心不专注,受到情绪支配的影响,就会变成:眼睛看着东西,却像没有看到一样,耳朵听着声音,却像没有听到一样,口里吃着东西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 。
15.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
◎ 白话解:俗话说:「人都是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坏处,不知道自己家的稻苗已经长得很茁壮 。」
- 已亥杂诗全诗解析 已亥杂诗其5翻译简短
- 竞选班委幽默大气 女生竞选班委幽默大气大学
- 止回阀阀门符号及图例 双座止回阀符号
- 苏幕遮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幕遮周邦彦赏析
- 白马篇原文注音及翻译 曹植白马篇原文及翻译
- 咏荆轲原文及翻译注释 咏荆轲原文及翻译
- 李商隐的无题三首古诗 无题其二李商隐赏析及译文
- 满江红金陵怀古萨都剌翻译 萨都剌金陵怀古
- 别房太尉墓阅读答案 别房太尉墓杜甫翻译
- 凌波不过横塘路全诗翻译 凌波不过横塘路全诗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