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翻译及原文对照 大学节选翻译及原文注释( 四 )


※(心有所偏,则不得其正,见不到事实真相 。)
16.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
◎ 话解:存心真诚地做,虽不能做到与目标完全相合,也相差不远了 。
17.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
◎ 白话解:有德行的领导人(君子),一定是自己先有了善行,然后再要求别人行善;一定是先要求自己没有恶行,然后再禁止别人作恶 。
※(子曰:「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 。」)
18.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君子有絜矩之道 。
◎ 白话解:凡是我所厌恶上司对待我的态度,就不可以拿那一种态度去对待我的部属;同样的道理,凡是我厌恶部属对待我的行为,我也不能以那一种行为来事奉上司;我所厌恶在我前面的人,对我所做的事情,我也不可以做那些事情,去对待在我后面的人;我厌恶在我后面的人对我所做的事,我就不可以做那些事去对待在我前面的人;我厌恶在我右边的人所做的恶事,我就不可以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左边的人身上;我厌恶在我左边的人所做的恶行,我就不可以把同样的恶行加在右边的人身上 。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行为,就是所谓: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
19.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
◎ 白话解:看见贤能的人不能推荐,推荐举用之后又不肯亲近,这是怠慢轻忽的行为;看见坏人不能拒绝、黜退,黜退之后又不能疏远他,这是错误的行为 。
20.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
◎ 白话解:喜好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好的,这叫做违反人性,灾祸必然降临到你的身上 。
21.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
◎ 白话解:因此治理国事的君子,必须有修己治人的法则:那就是忠诚信实才能得民心,骄傲、奢侈、放逸随便,必将失去民心 。富国裕民也有一定的法则:从事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速度快,用的慢;那么国家的财富就能经常保持充裕了 。
22.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
◎ 白话解:有仁德的人,运用财物帮助他人,自然得到众人的拥戴,不仁的人,利用身份地位以搜刮财富,终必招来亡身之祸 。
23.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
◎ 白话解: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
【大学翻译及原文对照 大学节选翻译及原文注释】※(以利为利,即是以利为目标,那么上下交争利,国危矣!以义为利,即是以义为目标,方为长治久安之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