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
④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 。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
⑤使民以时:时指农时 。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
【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爱人”,泛爱一切人 。但本章里所说的“爱人”则非此意 。他所说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 。可见,“爱人”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 。但这与“爱人”与否则无太大干系 。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
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 。因而颇具尖锐性 。
【原文】
1·6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弟,谨④而信,汎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
【注释】
①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 。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
②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 。《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 。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
③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 。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
④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
【论语有哪些内容 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解释】⑤□: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 。
⑥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
⑦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
⑧文:古代文献 。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 。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
- 这6首精美古诗 刘禹锡最著名的诗有哪些
- 瘦腿,瘦胳膊 对于减肥有什么方法吗?
- 你们有哪些美容保养的好习惯?
- 从小到大母亲教会了你哪些人生道理?
- 亚运会16强出炉,中国男足对阵沙特,有球迷认为沙特故意输球对阵中国队,你怎么看?
- 花生油有保质期吗 花生油保质期一般是多久
- 世上最美的照片什么?
- 立夏有什么讲究吗?习惯吃什么美食?
- 新房改水电装修注意事项有哪些,2022新房改水电一般多少钱
- 2022年杭州办亚运会,对杭州有何好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