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是一个热闹的时代,而身处战国时代的庄子,却是一个很冷的人 。因此,读懂庄子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冷 。战国是一个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 。各国为了争霸互相厮杀,有的称霸了,有的灭亡了;士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东奔西走,有的栖栖遑遑,有的无限风光,总之,这个社会都陷入一种无可名状的狂热之中,社会在发烧,人心在发烧,这是一个极热的时代 。
而庄子就是那个热浪滔天的时代中,孤独的、冷眼旁观的思想家,他习惯于冷笑一声,然后躲在世界清冷的角落,进行着自己的冷思考,做一个冷静观察冷到骨子里的思想者 。
孔子的仁爱,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荀子的礼法兼治和韩非子的法术势统一,都是为了救世,为了救己,虽然性格不同,但他们都热情似火 。他们是乐观的,他们看到了人间世界的某些缺陷与弊端,但他们并不绝望,对这个世界仍抱有希望,他们相信自己的理论,他们想拯救这个世界 。因此,儒墨法思想家们,是热情的一派 。
【庄子送葬原文翻译赏析 庄子送葬原文翻译】然而庄子却一眼看透了这个世界的本质 。从道的观点上来说,道产生一切、包含一切,又是一切万物的终极根据与终极动力,因此,以道观之万物齐一 。这就是庄子的齐物论 。如果把齐物论放到人生哲学上的话,自然可以推导出下面的结论,而正是这样的人生哲学,让庄子成为一个心肠极冷的哲学家 。庄子的结论是:人世间所谓的钟鸣鼎食、富贵利禄,人自我遭际之中的是非荣辱、功过得失,人们最关心的生存与死亡,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因此,孜孜以求无意义,执着追逐无价值,德即狂喜失之痛苦不值得,人间无意义一切乃虚空 。
唯一有意义的事,就是如何在俗世中觅得一块精神的净土,实现心灵的逍遥,这种对生活和生命虚无的幻灭感,让庄子浑身散发着寒冷 。
庄子的冷,还表现在他的人生的悲剧情结 。庄子认为人生是一出无处可逃的悲剧 。天下大乱,人一不小心就会死于刑罚,这叫做“外刑”;同时,人心被欲望所纠缠为是非所束缚,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心灵终日不得安宁,此之谓“内刑” 。人的一生就处于“外刑”和“内刑”交织的牢笼,终日处于“倒悬”的状态,哪有什么快乐可言?唯一快乐的是方法是,忘却一切,用无心无情的价值观,无用之大用的方法论,通过“心斋”,让心灵宁静,通过“坐忘”,忘怀一切,走向那无所待的逍遥之境 。
与那些热情高涨的儒家、野心勃勃的纵横家,那些终日辩论满口白沫的诸子百家思想家相比,庄子就是一个冷到骨子里的人 。
但庄子绝非一个冷心肠的人,他只是思想冷、眼光冷语言而已 。事实上,庄子的心肠极热 。清代学者胡文英说:“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 。眼冷,故是非不管 。心肠热,故感慨无端 。虽知无用 。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 。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
庄子到底是个未能完全忘却俗世之情的人 。他的人生哲学,想拯救人逐渐被文明异化被欲望纠缠的人的心灵——人生来有追求自由的权力,然而我们逐渐失去了追求灵魂自由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庄子提出的无用、无心、无情的逍遥哲学,就是要于水火之中拯救我们日渐沉沦的灵魂 。
庄子也不是冷到没有朋友 。位高权重但博学多才善于辩论的惠施就是他的莫逆之交,虽然他们经常辩的脸红耳赤 。但是当惠施去世之后,庄子路过老朋友的墓,不禁感慨交加 。他怀念起这个世界上,唯一能与他打成平手的朋友,他们是辩论上的敌人,精神上的好友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悲伤但意味深长的故事,这是庄子与惠施灵魂相通的故事 。
- 游侠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游侠列传翻译及注释
- 鲧禹治水文言文赏析 鲧禹治水原文及翻译
- 史记李将军列传赏析 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
- 将进酒的写作背景 将进酒原文注释解释
- 过零丁洋全部课件 过零丁洋古诗原文翻译
- 初中下册必备古诗文 孙权劝学拼音版原文
- 劝学全文的意思 劝学翻译及原文一句一译
- 杨子之邻人亡羊原文及翻译 杨子之邻人亡羊文言文翻译
- 望月古诗杜甫 望岳古诗原文及翻译
- 司马光砸缸人教版原文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