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三 鉴赏诗歌的语言
(2014·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 回答问题 。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 , 寻君不遇又空还 。
怪来诗思清人骨 , 门对寒流雪满山 。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 , 哀猿啼处有柴扉 。
沧江白石渔樵路 , 日暮归来雨满衣 。
【问题】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
【解析】 本题从炼句角度设题考查诗歌比较鉴赏 。这两首诗歌的结句都是景物描写 , 以景结情 。韦诗的结句描写的是友人的居住环境 , 也是对友人诗思诗境的比况形容 , 表达了对友人的钦慕之情 , 借“境”衬“人” 。李诗的结句描写的是诗人自己访隐者不遇归来时的情景 , 借“景”衬“情” , 突显了对友人的感情 。
【答案】 韦诗的结句 , 通过描写友人居住环境 , 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 , 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 。李诗的结句 , 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 , 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 , 展示其生活情趣”) 。
[温馨提示]不同作者同一题材的作品比较 。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炼字”“炼句”和诗歌的语言风格 。“炼句” , 一般要求辨明句子所用手法 , 理解句意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理解句意 , 一要抓住关键词语;二要结合诗歌的思想感情与使用的表现手法 。二者不可偏废 。
角度四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2015·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 , 完成后面的题目 。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 , 将雅调 , 寄幽情 。尽百喙春和 , 群喧夜寂 , 老凤孤鸣 。都来四条弦里 , 有无穷、旧谱与新声 。写出天然律吕① , 扫空眼底②筝 。落红 , 天气暖犹轻 。洗耳为渠听 。想关塞风寒 , 浔阳月色 , 似醉还醒 。轩窗静来偏好 , 到曲终、怀抱转分明 。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
【注】 ①律吕 , 此指乐律或音律 。② , 一种弦乐器 , 如筝 。③语溪 , 溪水名 , 在今浙江桐乡 。
【问题】 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
【解析】 本题从正侧面描写角度设题考查诗歌比较鉴赏 。上片从演奏者、乐曲变化等角度叙写;下片“洗耳为渠听” , 表明从听众角度描写乐曲 。据此作答即可 。
【答案】 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 , 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 , 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
[温馨提示]词内上下片之间比较 。古典诗歌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描写分为正侧面描写、白描和细节描写等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用典抒情等 。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是考查的重点 。
角度五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2015·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 参
闻说轮台路② , 连年见雪飞 。
春风不曾到 , 汉使亦应稀 。
-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解释什么意思
- 光子嫩肤会反弹吗?
- 史上最好最标准最优秀的高强度练弹跳力的方法有哪些?
- 氢弹和核弹哪个厉害?为什么现在只有中国有氢弹呢?
- 为什么有些傻缺认为现在只有中国有氢弹?连原子弹,氢弹,三相弹都搞不清?
- 比氢弹威力更大,却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开发,钴弹为啥被称为脏弹?
- 合金弹头手游官网 合金弹头OL
- 陌陌珠子 陌陌弹珠还能玩吗
-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是哪一年?
- 千古绝句爱情古诗词 描写爱情的古诗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