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赏析 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 三 )


白草通疏勒 , 青山过武威 。
勤王敢道远 , 私向梦中归 。
【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 , 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 , 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
【问题】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 , 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解析】 本题从虚实结合角度设题考查诗歌比较鉴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在征戍地送别朋友 , 写的是眼前实景;本诗则是“将赴”而“留别” , 诗人尚未到达北庭 , 借助于想象叙写边塞风光 , 属于虚写 。
【答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的是眼前实景 , 而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不是作者亲眼所见 , 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 , 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
[温馨提示]同一作者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品的课内外比较 。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衬托、借古讽今、时空交织和衬托等;衬托又分为正衬(以乐景衬乐情、以哀景衬哀情)、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其中“虚实结合”“衬托”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会吟 。”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
角度六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2016·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 , 添人白发多 。
寝园残石马 , 废殿泣铜驼 。
胡运占难久 , 边情听易讹 。
凄凉旧京女 , 妆髻尚宣和② 。
十口同离仳 , 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 , 贫著陷蕃衣 。
甲第歌钟沸 , 沙场探骑稀 。
老身闽地死 , 不见翠銮归!
【注】 ①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
【问题】 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能力 。解答此题 , 要着眼于梳理诗歌中的事件 。阅读诗歌我们可以看到 , 这是一个从北方金人统治下南逃的人 , 怀着沉痛的心情 , 诉说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悲惨经历 。诗歌通篇都是这位“北来人”说的话 , 这种口吻就显得自然真切 , 叙事中带有凄凉感与孤独感 , 情感十分明显 。同时 , 叙事中的对比也十分鲜明 , 如权贵的歌舞升平、不问军情与百姓的心系故国形成对比 , 主人公亡国前后的境况也形成对比 , 从而表现了百姓的流离之苦 。
【答案】 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 。用权贵歌舞宴饮 , 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 , 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 , 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 , 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 。如“今成独雁飞”流露出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
[温馨提示]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用典等 , 其中比喻、比拟、用典是考查的重点 。赏析修辞手法应结合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
角度七 鉴赏诗歌的结构方法
(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 , 完成后面的题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