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启迪智慧,学史丰富人生 。今天重温成语“凿壁偷光”里的历史 。
成语“凿壁偷光”出自晋 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原文是“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意思是在墙上凿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 。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
西汉时期,有个贫苦农夫的孩子,名叫匡衡 。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没钱去学堂学习 。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阅读书本的能力 。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的时候,才有短暂的时间看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 。然而,匡衡家里太穷了,根本买不起点灯的油,到底该如何是好呢?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 。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他噌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 。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建昭三年,原来的丞相因病去世后,匡衡凭其声望当上了丞相 。在看重私德的封建社会里,一个人如果保持贫苦勤学的良好道德形象,对个人是大有益处的 。凿壁偷光的故事得以家喻户晓,流传至今,说不定就是匡衡当了大官后,借助国家媒体大肆宣扬的结果呢 。即使果真如此,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匡衡宣扬的苦读精神仍值得学习 。
“悬梁刺股”“凿壁偷光”这些成语都说明了在学习的道路上,要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刻苦努力,现在我们学习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不用在那么艰苦,但他们学习求学的精神仍然需要我们发扬光大 。
【凿壁偷光原文及翻译 凿壁偷光的意思和寓意】重读历史,让历史照进现实 。
- 赠从弟的赏析题及答案 赠从弟翻译及赏析
- 荀子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荀子天论原文及翻译
- 石壕吏原文及注释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高中课文原文及翻译注释
- 妈咪爱的成人功效与作用 妈咪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石灰吟古诗原文及翻译注释 于谦石灰吟古诗
- 答谢中书书逐字逐句翻译 答谢中书书原文及注释
- 浣溪沙苏轼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翻译赏析
-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注释赏析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 野望全文意思和解释 野望古诗原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