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选自:202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语文试题】
慧学的王《古诗鉴赏专题》
赏析《赠从弟(其二)》,完成下面小题 。(共5分)
赠从弟(其二)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
【分析】这首诗名为“赠从弟”,但无一语道及兄弟情谊 。我们读来却颇觉情深谊长,而且能同诗人心心相印 。这是因为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用松树象征自己的志趣、情操和希望 。自然之物原本自生自灭,与人无关 。但一旦诗人用多情的目光注入山水树木、风霜雷电,与自然界中某些同人类相通的特征一撞击,便会爆发出动人的火花 。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刘桢之前有屈原的桔颂,刘桢之后,则更是屡见不鲜,且形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特征之一 。
该首诗看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 。
11. 请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
用“亭亭”表现了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模拟刺骨的风声,以简洁生动的方式进行视听结合的描写,突出了松柏挺立不屈,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加突出了青松的傲骨 。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鉴赏 。此类题型一般从字词运用、描写角度、表现手法、修辞等角度来进行赏析,本题可以从字词运用角度来答题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一句意为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 。“亭亭”是指松柏高耸的样子,表现了松的傲岸姿态;“瑟瑟”一词形容寒风的声音,作者运用两个叠词,并且运用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勾勒出松柏傲立崖边的景象,又用“山上”“谷中”这样一高一低的地理位置的映衬,更加突出了青松的傲骨 。
1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歌咏了松柏刚劲顽强的“本性”,表达了自己对松柏一样坚贞自守高风亮节的追求和对弟弟的勉励的情怀 。诗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反衬松枝的刚劲,突出了松柏的可贵品格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松柏的“本性”是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希望堂弟要像松柏一样坚强不屈,也有自勉的意思 。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内容理解 。
从本诗的题目“赠从弟”可以看出,本首诗是作者赠予堂弟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一句意为:风声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刚劲!“风声盛”与“松枝劲”形成对比,用山风猛烈,渲染谷风的凛冽,体现松枝的刚劲,突出了松柏的可贵品格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一句意为: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表现了松柏即使顶着霜雪,也依然意态从容,端正挺立 。通过冰雪的残酷再一次体现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松柏的“本性”是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 。同时赠予弟弟,表达了作者的期望,希望堂弟要像松柏一样坚强不屈,要像松柏“终岁常端正”,不要因环境的压迫而改变操守 。
【赠从弟的赏析题及答案 赠从弟翻译及赏析】若有谬误之处,还请条友指正!
- 永恒终焉存档 永恒终焉
- 从哪三个方面了解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笔记
- 赛尔号辅助精灵 赛尔号2辅助器
- 从商的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更有好运?
- 描写山的古诗大全 关于山的诗句古诗
- 会议纪念品 商务礼品 商务赠品 哈根达斯冰淇淋
- 弟子规原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拼音打印版免费
- 七夕是从什么时候成为情人节的?
- 为什么很多人说龙珠GT是同人,鸟山明不承认?
- 七首古诗词和解析 从军行七首全部原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