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的千古名句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
【使至塞上的千古名句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
长河落日圆
大漠孤烟
归雁
心中的嫣然
一、译文:
(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像随风远飞的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说都护正在燕然前线 。
单车:轻车简从 问:出使 边:边塞
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这里借以自喻 。大漠:辽阔的沙漠 。
孤烟:指烽烟,古代边境报警或报平安的信号 。
长河:指黄河 。逢:碰上 。候骑:巡逻侦察的骑兵 。
燕然:古山名 。东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单于,曾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
二、赏析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交代了什么内容?
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了边塞的遥远辽阔 。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 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情感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孤寂飘零之感,内心幽微难言激愤抑郁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孤寂的思乡之情 。
拓展: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
这两句诗写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孤寂与抑郁 。
拓展: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特点: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
3、拓展: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孤寂的情感 。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画面:黄沙莽莽,无边无际 。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 。傍晚,又大又圆的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
5、(1)“直”和“圆”的妙处:
“直”字写出了孤烟之高,有雄浑壮阔之美; “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给人以亲切感、苍茫感 。这两字写出了沙漠景象的雄奇壮观,也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孤寂之情 。
“大”写出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的浩瀚无边; “孤”写出了边塞的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
(2)简要分析颈联景色的特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中,远处烽火台有一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期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辽阔,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
6、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运用典故 。引用“窦宪大破单于军,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的典故,概括了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决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