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何尝”是什么意思?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
6.“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
前一个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 。
7.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
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精神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8.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
“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 感激、怀念,体现在:①装订收藏讲义 ②悬挂先生的照片 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 。
9.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你怎样看待鲁迅的这样行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原因:在课堂上看电影时 , 看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 , 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 , 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 , 只有拿起笔写文章 , 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 。
表达情感:这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 , 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 , 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和民族联系起来 , 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
10.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岐视的悲哀 , 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愿望 。
“看电影事件”使作者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 , 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医治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人的精神 , 唤醒民众的觉悟 。
鲁迅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精神 , 这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
七、课文主题
《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 , 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段 。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情、认真负责 ,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 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 , 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全篇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
同步练习
藤野先生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2)背景链接
(3)相关资料
藤野严九郎(1874—1945)日本福井县人 , 世代为医 , 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 。
1896年从爱知医学校毕业 , 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 。1901年10月 , 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 , 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 。他和敷波重次郎教授担任一年级的解剖学理论 。他还担任二年级的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一年级的专业课只有解剖学 , 一年级的正副班主任大体上照例由敷波和藤野担任 。班主任管理的范围很广 , 据当时仙台医专规定 , 诸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管理教导、出席情况、考试成绩的统计以及教室的整理和保管 , 都由正副班主任负责 。1904年7月6日 , 即大约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 , 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 。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 , 藤野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 , 1917年回故乡自立诊所 , 1945年8月11日在福井逝世 , 享年72岁 。
- 望月怀古唐张九龄全文欣赏 张九龄望月怀远的赏析
- 生民诗经全文注音版 诗经生民原文及翻译
- 关于观猎全文及解析 观猎王维翻译
- 闻雁古诗全文鉴赏 闻雁韦应物古诗
- 关于与诸子登砚山全文主旨 与诸子登砚山的情感
- 岳飞传全文意思跟主旨 宋史岳飞传翻译
- 古离别韦庄全文解析 古离别韦庄翻译
- 老人与海小说全文解析 老人与海小说主题是什么
- 泊船瓜洲全文鉴赏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上一句是哪句
- 关于趵突泉全文解说 趵突泉课文原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