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全文和解析 藤野先生说课稿PPT

原 文
 
知识点讲解
第6课《藤野先生》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 , 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 , 字豫才 , 浙江绍兴 人 。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1918年5月 , 首次以鲁迅为笔名 ,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鲁迅先生以笔为戈 , 战斗一生 , 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
二、故事背景
1902年 , 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 离别祖国 , 到日本留学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鲁迅在仙台学医期间 , 结识了藤野先生 , 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
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 , 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 , 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时期 。这年秋天 , 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 , 鲁迅离开北京 , 到厦门大学任教 。《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 。
三、文学常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其取材十分广泛自由 , 不受时空限制 , 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 , 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
四、理解词义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摸油 , 梳得很光亮 , 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 , 照 。
标致:漂亮 。这里是反语 , 用来讽刺 。
斗乱:飞腾杂乱 。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
模胡:即“模糊” , 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
不逊:无礼 。逊 , 谦逊 。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名 。匿 , 隐藏 。
犹言:如同说 。
诘责:质问并责备 。
托辞:借口 。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
适值:正好遇到 。
正人君子:反语 , 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疾 , 痛恨 。
五、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3):写作者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 , 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
第二部分(4-35):写“我”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分别 。
第三部分(36-38):写“我”离别藤野先生后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
六、问题归纳
1.“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
首先是感激、怀念,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3.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原因是“物以稀为贵”,句中的“大概”的理解?
物以稀为贵”,包含一个弱国国民 的辛酸,同时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4.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话中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