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派鼻祖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谁( 二 )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 , 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 , 十三年中 , 他曾经几次出仕 , 几次归隐 。陶渊明有过政治抱负 , 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 , 军阀桓玄篡晋 , 自称楚帝 。元兴三年(404) , 另一个军阀刘裕起兵讨桓 , 打进东晋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至义熙元年(405) , 刘裕完全操纵了东晋王朝的军政大权 。这时距桓玄篡晋 , 不过十五年 。伴随着这些篡夺而来的 , 是数不清的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 。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 , 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 , 谄上骄下 , 胡作非为 , 廉耻扫地 。一个正直的士人 , 在当时的政治社会中决无立足之地 , 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 。陶渊明经过十三年的曲折 , 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 。陶渊明品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 , 注定了他最终的抉择——归隐 。
苏轼书法长卷欣赏《归去来兮辞》
全文叙述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 , 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 , 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文章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 , 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 , 寄托了作者的生活理想 。语言朴素 , 辞意畅达 , 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 , 感情真挚 , 意境深远 , 有很强的感染力 。结构安排严谨周密 , 散体序文重在叙述 , 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 , 二者各司其职 , 相为表里 , 成“双美”之势 。
鲜于枢行草书法长卷欣赏《归去来辞》
作品原文:
余家贫 , 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 , 瓶无储粟(sù) , 生生所资 , 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 脱然有怀 , 求之靡(mǐ)途 。会有四方之事 , 诸侯以惠爱为德 , 家叔以余贫苦 , 遂见用于小邑(yì) 。于时风波未静 , 心惮远役 , 彭泽去家百里 , 公田之利 , 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 , 眷然有归欤之情 。
我家贫穷 , 种田不能够自给 。孩子很多 , 米缸里没有存粮 , 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 , 没有办法解决 。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 , 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 , 可是求官缺少门路 。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 , 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 , 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 , 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 , 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 。彭泽县离家一百里 , 公田收获的粮食 , 足够造酒饮用 , 所以就请求去那里 。等到过了一些日子 , 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
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
何则?质性自然 , 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 , 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 , 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 , 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rěn) , 当敛(liǎn)裳(cháng)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情在骏奔 , 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 , 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 , 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
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 , 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 , 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 , 身心都感痛苦 。过去为官做事 , 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 。于是惆怅感慨 , 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只再等上一年 , 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不久 , 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 , 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 , 自己请求免去官职 。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 , 在职共八十多天 。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 , 写了一篇文章 , 题目叫《归去来兮》 。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