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派鼻祖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谁

陶渊明(约365~427) , 字元亮 , 晚年更名潜 , 字渊明 。别号五柳先生 , 私谥靖节 , 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 一作宜丰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 , 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 , 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 , 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有《陶渊明集》 。
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 。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 , 一是读书 , 二是饮酒 , 三是写文章 , 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 , 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 , 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文章立意新奇 , 剪裁得当;采用白描手法 , 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行文简洁 , 绝无虚词矜誉 。
作品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亦不详其姓字 , 宅边有五柳树 , 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 , 不慕荣利 。好读书 ,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 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酒 , 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 ,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 ,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 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 。环堵(dǔ)萧然 , 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 , 箪(dān)瓢(piáo)屡空 , 晏(yàn)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 , 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 以此自终 。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 , 也不清楚他的姓名 , 因为他的住宅旁边种着五棵柳树 , 就以此为号 。他安安静静 , 很少说话 , 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 , 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 , 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他生性喜爱喝酒 , 家里贫穷常常不能得到满足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 , 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 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 , 竟然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 遮挡不住风雨和烈日 , 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 , 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 , 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 。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 , 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 , 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 不汲(jí)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 , 以乐其志 , 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 , 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 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归去来兮辞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仲秋 , 陶渊明出仕为彭泽县令 , 只八十多天便弃官归田 , 作《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 , 任官十三年 , 一直厌恶官场 , 向往田园 。这次辞官回家以后 , 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 , 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 , 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 , 并赋《归去来兮辞》 , 以明心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