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故人西辞黄鹤楼全文和解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原诗

大家好,我是小白,李太白 。我一生好入名山游,饱览过祖国大好河山 。每到一处,都会即兴赋诗 。因此,也写了不少诗歌佳句 。
当然,除了名山之外,那些有名的建筑阁楼也是我重点游览的对象 。今天,我就来到了湖北名楼黄鹤楼 。
【鉴赏故人西辞黄鹤楼全文和解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原诗】黄鹤楼被称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名楼,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当我登楼远眺时,江城美景尽收眼底 。让人不禁想吟诗一首 。
我略做凝思,诗意已然要跃出脑海,让我自己都不得不佩服自己的才情,真是名不虚传的谪仙人也 。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我忽然发现有个叫崔颢的竟然早已题诗在此 。我大步走到跟前,仔细品读之下,觉得自己刚才的构思黯然失色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好诗!好诗!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遇到如此强劲的对手,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作诗方面遭受挫折 。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作诗,没有人能比得过我谪仙人 。
但是今天,面对崔颢的题诗,我不得不甘拜下风 。临走前我只好弱弱的来首打油诗,以此来证明我来过 。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但是,作为“楚狂人”的我怎么可能轻易被打败,而作为湖北第一名楼的黄鹤楼,怎么能没有我李太白的题诗 。所以,当我得知浩然兄要去扬州时,我便决定在黄鹤楼为他践行 。
都说离别是最好的愁绪,而愁绪就是最好的诗意 。这句话一点不假,当我看着浩然兄所乘之船渐渐远去时,我不禁吟出: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这次,我不再是崔颢的笔下败将,也不再在诗歌方面输人一筹 。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写诗还得是真性情 。
但是故事到了这里,你们以为就结束了吗?当然不是,我和崔颢的题诗大战目前只能算是平局 。要想彻底将他打败,我还得再胜一筹 。
然而多年后,政治上的失意,让我被流放夜郎 。此时的我,早已过了争强好胜的年纪 。人生几多风雨,青丝早已换白发,现在想想,当初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 。
当我走到奉节时,却得到了朝廷大赦的诏书,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我顿时手舞足蹈,调转船头,直下江陵 。
故地总是能勾起人无限的回忆与感伤,但同时也让人留恋不已 。正所谓无官一身轻,反正闲来无事,便在江陵小住了几日 。
这期间,我再次忍不住来到了黄鹤楼 。只是这次,我早已忘了当初要打败崔颢的幼稚念头,单纯的来凭吊 。
登上黄鹤楼后,忽然听到黄鹤楼上传来笛声,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让人伤感不已 。我不禁吟出: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想想安史之乱至此已达八年之久,国家依旧动荡,百姓依然奔途 。我李太白虽有满腹经纶,却无扭转乾坤之能,无法结束这动荡的时局,也无法给百姓安稳的生活 。
有多少人西望长安不见家,又有多少人依旧是迁客奔途没有家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不少家庭妻离子散,前线的白骨累了一层又一层,我李太白还有什么可傲以为世的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