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真假美猴王”后,悟空不再寻求观音的帮助,也不再叫呆子?( 四 )


这样 , 唐僧师徒都由原来的为了脱离苦海而取经变成了为了追求极乐而取经 , 由被动变成了主动 , 由被逼无奈变成了心甘情愿 。心境一变 , 他们的态度都跟以前有了云泥之别 , 关系也因此友善和谐多了 。
那么 , 假猴王从何而来?佛祖其实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 。
如来降天花普散缤纷 , 即离宝座 , 对大众道:“汝等俱是一心 , 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
看到了吗?这就是原著中透露出来的秘密 。二心竞斗 , 真假美猴王是孙悟空的二心在竞斗 , 也就是孙悟空的两个自我在竞斗 。也正是因为如此 , 真假美猴王才完全雷同 , 众人都无法分辨 。

为何“真假美猴王”后,悟空不再寻求观音的帮助,也不再叫呆子?

文章插图
假猴王其实就是孙悟空的另一条心 。那条心里装着:不满、无奈、怨恨、牢骚等等负面情绪 。佛祖把这些负面情绪集中起来幻化成了假猴王 。
这就是 , 孙悟空打死假猴王后 , 佛祖立即叫他离开的原因 。因为佛祖不想让孙悟空再生其它的负面情绪以免节外生枝 。
这也是 , 谛听不敢说破假猴王来历的原因 。因为谛听不知道佛祖的真正用意 。
这更是 , 观音菩萨挽留孙悟空在南海逗留的原因 。因为假猴王需要时间操作假取经队伍 。
孙悟空从此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知 。所以变得心服口服而且谦虚谨慎一心一意 。
古人云:“被人求者常骄人 , 求人者常畏人 。”在此之前 , 唐僧、八戒、沙僧一有困难就求孙悟空也养成了孙悟空骄傲自大不可一世的个性 。而假猴王事件 , 唐僧自始至终没有求过孙悟空 , 最后还是孙悟空求着重新加入取经队伍 , 也是使孙悟空低头的不二法门 。
一个假猴王 , 就把孙悟空搞得上天无路 , 入地无门 , 由此可见佛法的广大无边 。孙悟空就此脱胎换骨再世为人!
真假美猴王其实就是人内心的正邪两念 。环境(佛祖及世间)的影响 , 当善良受尽苦楚让悟空悟出:欲望、贪婪与自私(所谓假美猴王)才能让人在世间有立锥之地 , 也即是邪战胜了正义 , 从此孙悟空性情转变 , 显出与之前的完全不一样 。
围绕着着“真假美猴王” , 网络上众说纷纭 , 最著名的自然就是“悟空已死 , 六耳冒认”的理论 , 支持者还会举出后续悟空不再寻求观音的帮助之类的例子 。在我看来 , 即便达不到阴谋论 , 也是典型的过度解读 , 包括六耳猕猴是悟空二心所化同样也是如此 。
为何“真假美猴王”后,悟空不再寻求观音的帮助,也不再叫呆子?

文章插图

帮忙未必一定找观音诚然 , 在取经途中 , 孙悟空没少麻烦观音 , 但不代表遇见自己搞不定的事情只能找观音 , 悟空后来找没找观音我不确定 , 但是找人帮忙的情况依旧在发生 , 这一点其实不值得大惊小怪 。
之前 , 悟空也并非什么问题都请观音出山 , 比如人参果树被他毁了之后 , 孙悟空可以说走遍天庭海岛、三山五岳 , 最终观音出手 。也就是说除了“观音禅院”这样有连带责任的地方所出的妖怪 , 悟空寻求帮助时 , 观音并非一定是首选 。
一般来说 , 悟空实在没辙的时候 , 找观音帮忙是有他的道理的 , 一来菩萨慈悲为怀 , 有求必应;二来 , 当初让他保唐僧取经的就是观音 , 孙悟空找他名正言顺 , 甚至动不动拿撂挑子起哄 , 弄得观音好气又好笑;第三就是观音很少有搞不定的问题 , 即便自己帮不上忙也会给悟空指条明路 , 不用他继续向没头苍蝇一样乱撞;第四就是观音比较自由 , 不怎么受约束限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