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食品安全事故 2020年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三 )


文章插图

七、云南食用野生菌死亡人数远超新冠每年的夏季是云南人吃野生菌的季节,2020年7月,云南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20年5月至7月20日,云南省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导致12人死亡 。
而截至2020年8月1日,云南省累计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数为2,网友们惊奇的发现:云南人吃野生菌导致的死亡人数远超新冠 。

2021年食品安全事故 2020年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文章插图



这也警告大家:不要采食任何不熟悉的野生菌,任何野生菌都不能凉拌,一定要完全做熟,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当然,最稳妥的办法是不食用任何野生菌 。
2021年食品安全事故 2020年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文章插图

八、兰州布鲁氏菌病感染事件此事要从2019年说起,2019年7月至8月,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致使灭菌不彻底的废气形成含菌气溶胶,扩散到药厂周边环境中,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间,陆续有多名学生以及周边居民感染布鲁氏菌病 。
截至2020年12月,当地已检出抗体阳性人员1.1万人 。
2021年食品安全事故 2020年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文章插图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国,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猪 3 种牲畜,其中以羊型布鲁氏菌对人体的传播性最强,致病率最高 。
2021年食品安全事故 2020年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文章插图
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卫生部2012)


这个病牧区人民比较熟悉,而非牧区的普通居民接触到它的机会不大,如果不是因为这次事件,可能大多数人不会了解到布鲁氏菌病 。
不过有一种食品也是传播布病的高危途径——
街头现挤羊奶,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奶才是新鲜好奶,甚至专门买来给孩子喝,谁知这一行为有可能染上布病,已有多起案例 。
2021年食品安全事故 2020年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文章插图

2021年食品安全事故 2020年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文章插图
喝现挤羊奶感染布病的案例各地都曾出现


提示:奶制品还是要喝工业批量生产的更安全 。
九、薯片等食品检出致癌物丙烯酰胺2020年11月,深圳市消委会检测了15款国内外知名品牌薯片,发现部分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超过了2000μg/kg,而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值为750μg/kg 。丙烯酰胺属于世卫组织划定的2A类致癌物,由此引发了网络上关于「薯片中致癌物超标」的讨论 。
2021年食品安全事故 2020年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文章插图

然而事实是,丙烯酰胺属于淀粉类食物经过高温烹饪必然会产生的一种物质,不仅在薯片中有,任何高温煎炸烘烤过的食物中都有它,比如油条、面包、咖啡、炸鸡等食品中都广泛存在丙烯酰胺,我们在生活中根本做不到完全避开所有含有丙烯酰胺的食物 。
欧盟对丙烯酰胺的所谓基准水平值,只是一项建议性指标而非强制执行指标,我国目前对丙烯酰胺没有任何规定 。
的确应该注意少吃高温煎炸烘焙的食品,但仅就薯片而言,油盐过多的问题可能比丙烯酰胺更值得重视 。
十、多地出现诺如病毒爆发事件2020年,除了新冠病毒,另一种病毒也屡次登上热搜,那就是诺如病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