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 , 这里代指蜀地 , 在唐代 , 蜀是未被开发的“凄凉地” , “诗豪”刘禹锡就曾感慨“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李白也感叹过“蜀道难 , 难于上青天!”
李商隐一生坎坷颠沛 。不到十岁 , 父亲病逝 , 从此跟随母亲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 。他是长子 , 还背负着支撑门户的责任 。李商隐在作品中曾提到 , 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 , 即为别人抄书挣钱 , 贴补家用 。
然而 , 唐末的党争严重 , 李商隐恰恰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 , 备受排挤 , 一生困顿不得志 , 抑郁寡欢 。最终于大中末年(公元858年) , 病逝于郑州 。
他两次入蜀 , 第一次在大中二年 , 试图投靠剑南东川节度使杜悰 , 那一时期妻子王氏留在长安;第二次在大中五年 , 试图投靠梓州刺史柳仲郢 。
有人考证 , 此诗作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七月至九月间 , 即李商隐第二次入蜀 , 而妻子王氏于大中五年夏秋间病故 。为此 , 曾有人认为此诗是诗人寄给长安的友人 , 而并非妻子 。
但是 , 唐代的交通闭塞、通信手段也十分落后 , 李商隐写下这首诗的时间 , 与妻子离世的时间相隔不远 , 当时他极有可能并不知道妻子已经病故 。从诗作的内容和情感来看 , 也更符合寄与妻子的感情 。
这样看来 , 这首《夜雨寄北》更增添了一分悲剧色彩 。
诗人在巴山夜雨中遥望憧憬的幸福 , 浑然不知妻子在长安 , 在思念中孤独地病死 , 李商隐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浪漫温馨的情景 , 已经永远不会到来了 。
李商隐与妻子结合不到十二载就经历死别 , 他后来写下的悼亡诗 , 无家而做有家之想 , 读来心酸难忍 。
据说 , 后来友人不忍见李商隐孤苦的生活 , 想将一位歌女送给他 , 被婉言拒绝 。李商隐说:我虽然写过很多香艳的爱情诗 , 却并不是一个轻浮的人 。
一直到最后 , 李商隐都是一个人 。
在李商隐的心里 , 从此 , 那场巴山的秋雨 , 大概永远不会停了 。
- 芙蓉楼送辛渐诗意解析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翻译
- 坚持不懈的励志古诗词 坚持不懈的诗句名言
- 赞美牡丹的经典诗句 赞美牡丹的诗句古诗
- 五月意义很美的古诗词 关于5月的诗句古诗词
- 感慨物是人非的古诗词 形容物是人非的诗句
- 经典古诗句大全摘抄大全 古代经典诗词大全
- 描写夜晚的优美古诗 夜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新年的古诗分享 关于新年的古诗有哪些
- 意境最美的十首唐诗 10首绝美古诗短一些
- 有关读书的古诗词大全 赞美读书的诗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