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
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 , 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 。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 , 意境阔大 , 景色宏伟奇丽 。“日夜浮”三字 , 下得深沉 , 寓情于景 , 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 。宋代刘辰翁说 , 此联“气压百代 , 为五言雄浑之绝” 。“吴楚” , 春秋时代的吴国和楚国 。今湖北、湖南及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楚地;今江苏、浙江及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吴国 。“坼” , 分裂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
亲朋无一字 , 老病有孤舟 。
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 , 衰老多病的我呀 , 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 。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 , 以舟为家 , 远离亲友 , 流落在外 , 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 不言自明 。“老病” , 杜甫时年五十七岁 , 全家人住在一条小船上 , 四处漂泊 。此时 , 他身体衰弱不堪——右臂偏枯 , 耳朵失聪 , 还患有慢性肺病 。
戎马关山北 , 凭轩涕泗流 。
站在岳阳楼上 , 遥望关山以北 , 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 , 胸怀家国 , 我不禁涕泪交流 。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 , 意境深远 , 余韵无穷 。“戎马” , 兵马 , 这里借指战争 。大历三年(768)秋 , 吐蕃侵扰灵武 , 京师戒严;朝廷又命郭子仪率兵五万至奉天 , 以备吐蕃 。
【赏析】
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 , 杜甫由夔州出三峡 , 暮冬腊月 , 泊舟岳阳城下 , 登楼远眺 , 触景生情 , 写了这首诗 。
这首诗首联虚实交错 , 今昔对照 , 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 。写早闻洞庭盛名 , 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 ,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 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 , 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 。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 , 波浪掀天 , 浩茫无际 , 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 , 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写景如此壮阔 , 令人玩索不尽 。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 , 漂泊天涯 , 怀才不遇的心情 。“亲朋无一字” , 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 , 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 , 既“老”且“病” , 飘流湖湘 , 以舟为家 , 前途茫茫 , 何处安身 , 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 , 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自叙如此落寞 , 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 , 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 , 引人联想 。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 , 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 。而这 , 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 。“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
- 盗墓笔记原著经典语录 盗墓笔记虐到爆的句子
- ipad忘记了密码怎么解开呢 苹果ipad型号及年份
- 媒体记者联系方式 找315记者曝光怎么联系
- 巨量百应什么意思 巨量百应登录
- 三星笔记网页登录 三星笔记本网站打不开怎么办
- 中文有声绘本《蚯蚓的日记》中蚯蚓是怎样一种生物?
- 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注释 桃花源记翻译简短
- 伤感非主流语录?
- 《西游记》中,佛祖为什么封猪八戒净坛使者,却不让他成佛?
- 攀登英语有趣的字母app 赛摩艾普喷涂机器人联系方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