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如何治疗方法 铅中毒的治疗方法


铅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几百年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它的毒性 。研究表明,铅能够造成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影响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引起胃肠道、肝肾和脑的疾病 。儿童和孕妇尤其容易受铅的影响,铅中毒使得儿童的智力、学习能力、感知理解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易冲动,并造成语言学习的障碍 。甚至有人认为铅中毒是导致犯罪的一个因素 。
高含量的铅对机体的损害是致命的,且尚未发现铅含量在哪个水平上对机体来说是安全的 。研究发现,低于10mg/dL的铅就能引起儿童发育迟缓,影响以后的智力 。虽然铅对人体的毒害已经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是不加处理的汽车尾气,处理不当的工业废弃物(如随意丢弃的废电池)家庭居室使用的含铅涂料,被污染的土壤、饮用水和大气,以及由铅罐包装的食物,含铅的学习用品及玩具等造成的危害依然严重。
铅的职业接触机会及主要行业工种:
常见的职业性铅接触行业有铅矿的开采与冶炼、蓄电池制造、电缆包铅、机械工业铅浴热处理、自来水管道、电工仪表元件焊接、火车和汽车的轴承制造、军火工业的子弹和放射护材料等 。以上作业以铅蒸汽和烟尘形式逸散 。
铅中毒的危害:
1.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铅中毒可导致贫血,其发生机制与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及溶血有关 。
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卟啉代谢障碍是铅中毒机制中重要和较早的变化之一 。卟啉是血红蛋白合成过程的中间物,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受到一系列巯基酶的作用 。现已证实,铅至少对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粪卟啉原氧化酶和亚铁络合酶有抑制作用 。ALAD是一种金属酶,由8个相同的亚单位和8个锌离子组成,锌离子对酶的活性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铅能置换活动位点的锌离子,抑制ALAD的活性,从而使δ-氨基乙酰丙酸(ALA)形成卟啉原受到抑制,结果血中ALA增多,由尿排出的ALA也增多;铅抑制粪卟啉原氧化酶,阻碍粪卟啉原Ⅲ,氧化为原卟啉Ⅸ,结果使血中粪卟啉增多,尿排出粪卟啉也增多;铅抑制亚铁络合酶,使原卟啉Ⅸ不能与二价铁结合为血红素,红细胞中原卟啉增多,可与红细胞线粒体内丰富的锌结合,导致锌原卟啉增加 。所以尿中ALA、粪卟啉和血中原卟啉或锌原卟啉测定都是铅中毒的诊断指标 。
由于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导致骨髓内幼红细胞代偿性增生,血液中点彩、网织、碱粒红细胞增多 。此三种红细胞中的嗜碱性物质都含有线粒体和微粒体碎片及RNA,有人认为此三种细胞是由染色技术所造成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其原因可能是铅抑制了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以致大量嘧啶核苷酸蓄积在细胞浆内,并妨碍微粒体RNA的降解 。
溶血:铅中毒贫血不仅是由于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也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 。铅可抑制红细胞膜Na+-K+ATP酶的活性,使红细胞内K+离子逸出,致细胞膜崩溃而溶血 。另外,铅与红细胞表面的磷酸盐结合成不溶性的磷酸铅,使红细胞机械脆性增加,也是溶血的原因 。急性铅中毒时溶血作用较明显,慢性铅中毒时以影响卟啉代谢为主,溶血作用并不重要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铅很容易通过胎盘,而且由于发育中脑的内皮细胞不成熟,所以铅也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因而铅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尤其明显 。在脑发育早期,神经元前体细胞大量分裂增殖,分化为神经元 。铅可作用于这一阶段发挥毒作用,抑制神经元的增殖和分化 。神经胶质细胞的正常发育对于神经元的迁移和突触联系的建立有重要影响,铅能导致胶质细胞的提前分化,使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正常进行;铅还能影响血脑屏障的形成,血脑屏障是由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而成,星形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相互作用,诱导和维持血脑屏障 。低剂量的铅能使蛋白激酶C(PKC)提前从细胞液移位到细胞膜上,这种成熟前的移位打乱了脑内皮细胞的成熟和发育 。铅还能蓄积于内皮细胞,直接破坏血脑屏障,也可损伤星形胶质细胞,使内皮细胞丧失屏障作用;铅还影响突触的形成,其机理可能有两种 。一是通过其钙样作用,模拟或抑制钙对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干扰钙对神经递质的释放 。铅进入神经末梢可动员细胞内储钙池排出钙,或取代钙与钙调蛋白结合而加强神经递质的自发性释放 。这种非正常的活化将导致靶神经元的阈值发生改变,并可使调节神经递质释放的能力下降,从而引起神经通路活动的复杂性降低,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和行为改变 。另一机理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有关 。NCAM是膜表面蛋白质复合物,在脑发育过程中调节细胞间相互作用,调节神经纤维和突触的形成 。NCAM的糖基化是其从胎儿形式向成人形式转变的必然过程,而低剂量的铅可抑制糖基化反应,影响细胞间的联系;转甲状腺蛋白(TTR)是脉络丛分泌的脑脊液成分的一种主要蛋白,它是甲状腺素进入发育期脑的载体 。铅中毒时,脑脊液中TTR的浓度降低,影响发育中的脑获取甲状腺素,从而影响脑的发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