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混动车型优缺点 为何插混车型纯电续航都很短?( 三 )


所以插电混动在纯电动模式行驶时,我们说它就是一个特大号的“电动玩具车”也不为过 。
插电混动的难度主要是燃油与电力驱动之间的切换逻辑,以及怎样保证发动机做功可以给电池提供最优的充电效率 。
综上所述,在搞明白插电混动的工作原理后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在如今汽车讲究轻量化设计的大背景下,插电混动需要首先保证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等一整套结构,然后再此基础上加装一套电池组管理组 。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电池管理组的体积过大,势必会增加汽车的整体重量,这也是插电混动车型往往都比较重的原因之一,而在这方面,插电混动车在燃油驱动下的油耗其实反而会有所增加 。
不过聪明的车企还有办法的,他们采用减少油箱容积,以及减小电池管理组体积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插电混动的工作原理就决定了它的电池续航里程不会太高 。
国内的新能源车当中,插电混合动力(PHEV)有着相当的比重,而且可以在全国各大省市区(北京除外)挂“绿牌”,享受全年不限行政策 。插混车型的优势不少,但首先是没有里程焦虑,日常用车比较方便 。再就是既可以纯电行驶,又可以发动机驱动,既有纯电动车的体验,也有燃油车的便利 。而且,插混车型的动力一般都比较强劲,因为全力加速时,发动机和电动机会同时投入工作 。另外,正常情况下,用车成本是低于燃油车的 。
既然有这些优势,再加上如今新能源车发展势头这么好,为何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都是比较短呢?我们也知道,目前国内市场上,插电混动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都不算高,基本上都是在50-150公里这个范围,其中,50公里是新能源补贴的下限 。然而,再看纯电动车,如今的标定纯电续航都是奔500公里以上去了,甚至有些已经超过600公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这么低呢?
最大的原因还是价格,也就是说,从技术上来讲,插混车型不是不能实现150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但如果做到了,价格也要翻倍,甚至翻两倍,估计这样的车造出来,用户也不会接受,没有市场,车企不会冒这个险 。那么,为何插混车型售价这么高呢?原因很简单,成本高!相比传统燃油车,插混车型增加了“三电”系统,包括电机、电池、电控三大件,也就是相当于额外增加一套动力系统,而且这套动力系统与原来的燃油动力系统还要实现无缝融合,这就不光是机械硬件的问题了,还涉及到调校的问题,尤其是调校,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
关于技术的问题,要详细说,估计专业人士长篇大论也不一定能解释得明白,所以,只需要记住一点,那就是插混车型绝不是简单的增加了一套“三电”系统,而是在“油”与“电”的匹配调校上下了更大的功夫,而且整个三电系统结构也确实相当复杂,所以成本高进而导致价格高是自然而然的 。
举个例子就能明白了,比如比亚迪唐家族 。唐燃油版售价为12.99-16.99万元,而唐DM版售价为23.84-28.84万元,售价几乎高一倍;再比如宝马X1,其1.5T燃油版售价27.88-29.68万元,而同样是1.5T插电混动车型的宝马X1PHEV,售价达到了39.98万元(仅一款车型),这些插混车型续航里程都不算高,唐DM纯电续航里程为80公里或100公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唐80、唐100;而宝马X1插混纯电续航里程为110公里 。目前,国内插混车型纯电续航里程最高的是Polestar1,纯电续航里程为135公里,但是售价也达到了145万元 。
插混电车设计理念是短途用电,长途用油 。短途的国家标准是50到60公里,BYD认为是80到100公里 。所以混动车里,BYD纯电距离稍长一些 。混动车要确保充电的稳定 。如果没有确定充电点的话,混动车不沾优势 。当然混动车都具备烧油充电的功能,就是经济型差一点 。另外混动车适合高速长途,80公里时速以上时可以利用汽车发动机多余功率充电,所以跑高速混动车电量不减反增,以BYD为例可充到70%,之后车子进入混动纯电交替模式,耗油量明显下降 。注意长途低速公路混动车没优势,时速超不过70公里,车子难以反充电,长时间行驶会出现馈电情况,驾驶体验变差,油耗增加 。开混动车的诀窍是保持电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