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学生,为什么厌学呢?

可能跟教材和课堂的枯燥乏味有点关系 。
有一个男生,三年级的时候,做了个小潜艇,是用六年级《科学》教材上的材料做的 。他向我这个体育老师显摆,我趁机问他:谁教你的?
“没人教,自己看书,按书上的步骤做的 。”
“在水下能开吗?”
“能开 。”
四年级的时候,我还教他们体育 。他说妈妈给他买了一个无人机,是个玩具,只能飞几米高 。要想玩得好,得买芯片,得花钱 。
我说:你怎么知道?
“我和爸爸到厂家去过 。”
今天他又告诉我变速自行车的变速原理 。我有点诧异:你在网上查的?
他翻翻大眼睛,很认真地说:“我骑过同学的变速车,摆弄了好半天 。”
他就是个厌学的学生,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学生,经常到老师办公室补作业的学生 。
他对科学有兴趣,对语数外没兴趣 。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分析一下如今的教育现状 。我们的教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成绩好,那么他身上的任何问题都不成问题;成绩不好,那么任何一点小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甚至没有问题,我也能给你找出点“莫须有”的问题 。
一个成绩好的孩子,在课外的个人兴趣上,取得了成绩,甚至得了奖项 。会被别人说:这孩子真优秀,不但成绩好,其他方面也这么出类拔萃,以后肯定不得了 。同样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取得了相同的成绩,他会听到什么?
他可能会听到:学生的主业是学习,本职都做不好,还有精力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有那精力怎么不放在学习上?“就因为我成绩不好么?我就不能做点我想做的事吗?”
没错,成绩的好坏,在我们现有的教育当中决定着孩子被重视的程度 。
春节前,我女儿参加了一次同学的生日聚会,在一家自助餐厅 。当我去接女儿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现象:受到邀请的同学,除了那孩子最要好的朋友,其他都是他们班里成绩比较好的同学 。原来,成绩好坏,真的是有鄙视链的 。
“老师不喜欢我,同学不喜欢我,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我自己了 。”因为成绩,他开始厌学,疏远老师同学,想要逃出学校 。
他们开始转移自己的生活重心,他们需要在其他方面重新找回自尊和自信 。游戏、早恋、动漫甚至于欺负同学,成为校园霸凌者 。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许多校园霸凌者都曾经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 。
孩子是否天生厌学呢?不是的,如果是这样,他们小时候就不会像一个“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缠着你问这问那 。
首先是现行教育存在不足 。现行的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初期孩子智力发展不均衡,导致一些慢热的孩子被贴上笨、差生的标签,并强行剥夺了他们其他兴趣爱好的权力 。
成绩的好坏形成一个金字塔,长期处于底层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慢慢的丧失自尊和自信 。学校不再是一个自由平等、快乐成长的地方,他们渴望逃离牢笼 。
然后是家庭教育失当 。对于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生疏、出错,家长们往往习惯于唠唠叨叨、训斥甚至打骂 。没有沟通,就算有所谓“沟通”,也只有沟,没有通 。单方面的灌输和让对方接受,这并不是沟通 。
一个渴望独立、自由,但仍旧不能独立生存,要寄人篱下 。一个想把孩子掌握在手心里,我生你养你,你还不听我的话?其结果,就是激化矛盾,亲子关系恶化,孩子开始厌学避学 。
当家长用更为粗暴的方法,想再次把孩子掌控在手心的时候;用更为激进的手段,强行干预孩子学习的时候;甚至收手机、断网、控制孩子人身自由的时候,你会发现——适得其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