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加地黄有什么功效

地黄和麦冬合用,为养阴生津的常用组合,五脏阴津不足均可用之 。
 

麦冬加地黄有什么功效

文章插图
麦门冬,其味甘中带苦,其气偏寒,膏脂浓郁,归肺、胃、心经,能养阴生津,清心除烦,润肺养胃 。
 
 
《神农本草经》曰:“(麦冬)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 。”
 
 
《本草经集注》曰:“(麦冬)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 。”
 
 
《本草衍义》曰:“(麦冬)治心肺虚热,并虚劳客热 。”
 
 
《本草拾遗》曰:“(麦冬)去心热,止烦热 。”
 
 
《本草汇言》曰:“麦门冬,清心润肺之药也 。……或肺热肺燥,咳声连发,肺痿叶焦,短气虚喘,火伏肺中,咯血或吐血;或虚劳客热,津液干少;或脾胃燥涸,虚秘便难 。然而味甘气平,能益肺金,味苦性寒,能降心火,体润质补,能养骨髓,专治劳损虚热之功居多 。”
 
 
《本草正义》曰:“麦冬,其味大甘,膏脂浓郁,故专补胃阴,滋津液,本是甘药补益之上品 。
 
 
凡胃火偏盛,阴液渐枯,及热病伤阴,病后虚羸,津液未复,或炎暑燥津,短气倦怠,秋燥逼人,肺胃液耗等证,麦冬寒润,补阴解渴,皆为必用之药 。”
 
 
这些论述阐明了麦冬长于补养肺、胃、心之阴、精、津,并能清热润燥 。
 
 
地黄入心、肝、肾,补养阴血津液,尤长于入肾补肾阴,二药合用,五脏之阴均可补养 。
 
 
肾阴为一身元阴之根本,五脏六腑赖其滋润濡养,肾阴不足则诸脏失养,故地黄通过补养肝肾之阴而有助于麦冬润肺养胃,地黄直接入心经养心阴,合麦冬加强养心清心之功 。
 
 
地黄补养肾阴与麦冬补养肺胃心阴的功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肾与肺、胃、心的关系密切 。
 
 
肺为水之上源,与肾为母子关系;心为君主之官,属火,心火宜下交于肾,肾水宜上济于心,则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后天纳运正常有赖于先天之充盛,先天之阴精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之充养 。
 
 
麦冬润肺养胃,清心养心,地黄滋肾,合而用之,金水相生,水火既济,先后天相互充养,则润肺养胃,滋肾养心之功著,可广泛用于五脏阴津亏虚诸证 。
 
 
历代本草对地黄与麦冬相伍运用的论述颇多,如《汤液本草》曰:“(熟地黄)得清酒、麦门冬,尤良 。”
 
 
《本草纲目》引《易简方》曰:“熟地黄能补精血,用麦门冬引入所补之处 。”
 
 
《本草纲目》曰:“麦门冬以地黄为使,服之令人头不白,补髓,通肾气,定喘促,令人肌体滑泽,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盖有君而有使也 。是独行无功矣 。”
 
 
对所收集的地黄方剂中配伍药物的统计结果表明,生地黄与麦冬同用的频率达23.57%,熟地黄与麦冬同用的频率为20.30%,显示了地黄与麦冬这一配伍结构之常用 。
 
 
 
1
 
生地黄与麦冬
 
 
 
生地黄与麦冬,两者均味甘苦性寒,皆能入心清心,养阴生津,合用养阴之力得以加强,《得配本草》谓生地黄以“麦冬为佐,复脉内之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