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在三国演义之中被贬的有点过,在正史当中除了后期宠信宦官黄皓,好像也没有过多的描述他做过多少大逆不道的事,历史上多少昏庸无道的昏君都没有留下“扶不起”的名声,可能是因为剧情需要刘禅必须“扶不起”吧!

文章插图
其他的咱们就不细说了,咱们就说一说公元263年吧!因为这一年对于蜀国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也是一个亡国之年 。刘禅宠信宦官黄皓肯定是不对的,也就是这一年黄皓隐瞒军情不报,导致蜀国没有先行对敌军动向进行部署 。说起黄皓,其实刘禅也知道黄皓是个小人,在姜维奏刘禅杀黄皓时,从刘禅让黄皓向姜维谢罪这个行为来看刘禅并不糊涂 。

文章插图
这一年夏天魏军大举伐蜀,这时姜维将钟会大部分军队挡在剑阁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战前期阎宇、黄皓等个别权臣是想拿掉姜维的 。虽然姜维得知此消息后,为了保全自己不敢再回成都,但可以肯定的是刘禅是不会动姜维的,而且姜维也是全心全意愿意为刘禅服务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刘禅在识人用人这方面,大的方向还是把握准的 。后来魏军邓艾的另一路大军直捣成都,诸葛瞻在对敌时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导致蜀军大败,咱们不能因为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就不能批评了 。

文章插图
后来刘禅看大势已去就投降了魏国,其实蜀国的灭亡也不能全怪刘禅,在敌我悬殊的大形势下,我想不管是谁蜀国灭亡都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时间上早晚罢了 。对于后期有人嘲笑刘禅在魏国“乐不思蜀”,我感觉刘禅在那种情况下做无谓的口舌之争,不但不能保全自己和他的家人,更没有他后期的安度晚年 。
个人的一点看法,说的不好还请包涵!手机打字不易,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吧!
劉禪有武候輔國 。武候仙逝,劉禪柱國四十餘年,何為扶不起?大智若愚便是其寫照 。
第一,客观上承认刘禅的能力是平庸,但这不能完全怪刘禅 。在征战岁月中,刘备和诸葛亮都毫无栽培的意识(对比曹操带曹丕、曹植从军历练,司马懿对司马师、司马昭的培养就很能说明问题),诸葛亮与刘禅非亲非故,名义上是师长,但刻意让刘禅保持放权给他的状态 。二来,当年为了让刘禅继位,诸葛亮曾故意在刘备面前夸大刘禅的才干,有意或无意将刘禅的对手刘封推向了死路 。史书表明刘备本不忍心处死刘封,是诸葛亮一再强调严明军纪,刘封无奈被逼自杀 。虽然刘封仅是刘备的养子,但事实上刘禅的母亲甘夫人也是侧室,刘禅同样是庶出,因此刘备未来的继承人确实存在某种竞争关系,刘禅不一定就是毫无争议的继承人 。否则刘备不会长期对此犹豫不决 。刘禅对诸葛亮表现十分敬畏,又有极大信任,也就乐得放权,几乎成了“傀儡” 。
第三,诸葛亮安排在刘禅身边的“好人”蒋琬、董允、费祎等固然是贤人,但不得不说时刻都把刘禅处于监控之下,丝毫没有让刘禅锻炼处理政务的意思,除了重要时刻为诏书盖章,平时就每天读读书(如跟伊籍学《左传》等都史有明文),看看文章 。刘禅也不是没有发过牢骚,因为连孙权方面都看出蜀汉大权完全在诸葛亮手中,所以重建联盟都直接和诸葛亮对话,签订协议,完全没有君主刘禅什么事 。若是冷静下来,难道不觉得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帝制社会下,十分不正常吗?
虽然后人敬重诸葛亮一生尽心竭力,但对于蜀汉政权和后主刘禅来说,诸葛亮确实把刘禅作为一个摆设而已,如著名的《出师表》,作为一个古代君主制下面的辅政大臣,通篇在对君主带着教训的口吻说话,“宜”什么,“不宜”什么,这种家长式作风,虽然事无巨细体现诸葛亮的尽职尽责,但以今天教育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既对青少年阶段刘禅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更对他身为君主处理事务能力、政治成熟是严重妨碍 。
- 巴菲特的午餐拍出3000万,这个人为什么会花那么多钱和巴菲特共进午餐?
- 停水热水器为什么放不出来水
- 颈椎病到老年时期能好转吗?为什么?
- 云南普者黑为什么最佳的旅游时间是6月至9月
- 是不是女人说不爱,就是不爱了?
- 2019年十大最火网络小说 10部值得看10遍小说
- 中医减肥的七大秘笈
- 你觉得陈小春、黎明、郑伊健相比,谁的演技更好?为什么?
- 坐月子婆婆让本人大量吃肉,说是补充营养,有科学依据吗?
- 专家说咖啡可增强人体内棕色脂肪的活跃度,帮助减肥,你信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