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究竟该如何处理?

哮喘急性发作应及时对病情做出正确评估,以便即刻给予有效的紧急治疗 。
根据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症状、体征、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严重度分型,
表1
注:“血氧饱和度”是指在吸氧和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前的测得值;“讲话方式”需要考虑儿童的正常语言发育过程;判断重度发作时,只要存在一项就可归入该等级 。
表2≥6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度分级
注: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究竟该如何处理?】(1)判断急性发作严重度时,只要存在某项严重程度的指标,即可归入该严重度等级;
(2)幼龄儿童较年长儿和成人更易发生高碳酸血症(低通气);
(3)PEF:最大呼气峰流量;SABA: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需第一时间予以及时处理,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以迅速缓解患儿症状,解除患儿气道痉挛为主,主要治疗方法及药物如下 。
1、家庭管理
有条件的家庭可就地指导哮喘患儿和(或)家长在出现哮喘发作征象时及时使用吸入性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建议使用压力定量气雾剂经储雾罐(单剂给药,连用3剂)或雾化吸入方法给药 。如治疗后喘息症状未能有效缓解或症状缓解维持时间短于4h,应即刻前往医院就诊 。
2、氧疗
有低氧血症者,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0.94 。
3、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
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一线药物,也是目前最有效的缓解气道痉挛药物,是儿童急性哮喘发作的首选药物 。
■如具备雾化给药条件,雾化吸入应为首选 。可使用氧驱动(氧气流量6~8L/min)或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 。
药物及剂量: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体重≤20kg,每次2.5mg;体重>20kg,每次5mg;第1小时可每20分钟1次,以后根据治疗反应逐渐延长给药间隔,根据病情每1~4小时重复吸入治疗 。
■如不具备雾化吸入条件,可使用压力型定量气雾剂(pMDI)经储雾罐吸药,每次单剂喷药,连用4~10喷(,用药间隔与雾化吸入方法相同 。
快速起效的LABA(如福莫特罗)也可在≥6岁哮喘儿童中作为缓解药物使用,但需要和ICS联合使用 。
经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及其他治疗无效的哮喘重度发作患儿,可静脉应用β2受体激动剂 。药物剂量:沙丁胺醇15μg/kg缓慢静脉注射,持续10min以上;病情严重需静脉维持时剂量为1~2μg/(kg·min)[≤5μg/(kg·min)] 。
注意:静脉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时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和低钾血症等严重不良反应,使用时要严格掌握指征及剂量,并作必要的心电图、血气及电解质等监护 。
4、糖皮质激素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哮喘重度发作的一线药物,早期使用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度,给药后3~4h即可显示明显的疗效 。可根据病情选择口服或静脉途径给药 。
药物及剂量:
(1)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1~2mg/(kg·d),疗程3~5d 。口服给药效果良好,副作用较小,但对于依从性差、不能口服给药或危重患儿,可采用静脉途径给药 。
(2)静脉:注射甲泼尼龙1~2mg/(kg·次)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次),根据病情可间隔4~8h重复使用 。若疗程不超过10d,可无需减量直接停药 。
(3)吸入:早期应用大剂量ICS可能有助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控制,可选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1mg/次,或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0.8mg/次,每6~8小时1次 。但病情严重时不能以吸入治疗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
5、抗胆碱能药物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联合治疗的组成部分,可以增加支气管舒张效应,其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确立,尤其是对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反应不佳的中重度患儿应尽早联合使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