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长得那么丑,为什么慈禧还那么喜欢他?( 十 )


因此,在醇亲王回京复命时,有大臣想弹劾李莲英妄自尊大,结交地方官员,但在找了一圈证据才发现,李莲英还真的是没做过这种事情 。
这件事,让慈禧太后对李莲英更是赞赏有加,也更加的信任他,因为她知道,李莲英是一个知道分寸,也明白孰可为孰不可为的人,这就是李莲英的低调保命之道,正是他深刻的明白无论什么时候多要保持低调,才会让慈禧太后喜欢他 。
其次,不得罪任何人 。
李莲英的地位,来源于慈禧太后,正是慈禧太后的宠爱,才有了李莲英的无限风光,但李莲英对于慈禧太后之外的人,也能做到不得罪,甚至能帮助就帮助的程度 。
八国联军退出北京后,西逃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便启程回京,在行至保定时,刚好天黑,因怕慈禧赶路过于劳累,所以一行人就张罗着住下 。
作为慈禧太后,虽说是逃亡,但吃穿用度也十分讲究,铺得盖的极尽奢华,当时正值深秋,保定的夜晚已经很冷,但这对于慈禧太后并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光绪帝,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
在安顿完慈禧后,李莲英前去探望光绪帝,只见光绪皇帝被子很薄,冻得直打哆嗦,当即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奴才们罪该万死!”,并马上将自己的被褥拿过来,为光绪暖热后,才伺候光绪帝睡下 。
这件事,让光绪帝对李莲英十分感动,事后回忆此事时说到:““若无李安达(对太监称安达,是一种尊敬的意思),我活不到今天 。””
我们都知道,光绪帝是慈禧太后的傀儡,这李莲英肯定也明白,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对光绪帝有丝毫的不敬,反而依然侍奉得还很到位,这种不得罪所有人的做法,也是李莲英能长红不衰的保证 。
最后,随机应变能力强 。
慈禧太后最大的特点,就是权力欲强,同时,也十分的喜怒无常,可能因为一句话,就会翻脸,也会因此杀人,但李莲英总能化解这种危机 。
有一次,慈禧太后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对这个演员十分满意,所以就将其召至面前,要对其赏赐一些东西 。
杨小楼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便求慈禧赏他一幅字,当时慈禧太后的心情不错,也就答应了他这个要求 。
但事情坏就坏在这幅字上 。
慈禧太后写的是一个“福”字,但不知道是她忘了还是怎么着,在“福”的左侧,多写了一点,也就是写了一个错别字 。
杨小楼看出来了,慈禧太后也看出来了,但谁都没法说 。
慈禧太后说了,就是承认自己写了错别字,而杨小楼说了,那就是死罪,嘲笑慈禧,不要命了?
这时,李莲英上前一步,恭敬的说到:
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
这时,杨小楼也回过味来,连忙叩头说到,太后这是万人之上之福,自己乃是一介草民,实在是不敢消受 。
借这个当口,李莲英将这“福"收了回来,而慈禧太后也顺水推舟的说改天再赏,一场尴尬,就这样被李莲英化解 。
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李莲英在几十年的宦官生涯中,练就而成,这种技能,帮助慈禧太后解决了很多问题,也是李莲英最大的王牌之一 。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慈禧太后病逝于北京西苑的仪鸾殿,在操办完慈禧太后的丧事后,这个权倾一时的大太监李莲英,也在次年,也就是宣统元年,离开了他生活五十多年的紫禁城,并在1911年3月去世 。
后记:
关于李莲英的死因,历来说法不一,有说在后海附近被暗杀,有说他被杀死在去山东讨债的路上,总之各种说法都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