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有事不在家,老人又不认识字,孩子阅读怎么办?

家长不在家,我有一些方法可以参考一下 。
如果孩子还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那还是要家长督促一起完成的 。这种情况下需要和老人做好沟通,说明阅读的重要性,制定计划,让老人帮忙督促孩子来阅读 。
无法做到亲子阅读,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资料来代替亲子阅读,让孩子点燃兴趣、听书和看书 。
1.能让孩子感兴趣的绘本
准备一些孩子特别感兴趣的书,比如孩子喜欢恐龙,就准备一些恐龙相关的绘本,这种绘本即使没有人催促,孩子也会主动去看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用关注孩子是否看得懂,关键是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孩子爱上阅读 。
2.准备播放器和适合孩子年龄段的音频
准备一个播放器,里面存放一些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的音频 。家长不在的情况下,不建议用手机APP,因为手机里面有其它比电子音频更吸引孩子的东西,孩子容易被吸引,往往就无法达到听书的目的 。所以用播放器来播放电子书或故事音频,也是一种“阅读”方式 。
3.点读笔
准备一支点读笔和一些配套的点读书,这样孩子可以边点读边看书,达到阅读的目的 。
前期阅读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督促,一旦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了,孩子就会主动阅读,那个时候就不用太多操心了,孩子有兴趣自然会主动阅读 。

家长有事不在家,老人又不认识字,孩子阅读怎么办?

文章插图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 。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及家庭的重视 。就我们学校而言,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校在每个年级开设阅读课,引领学生选择阅读书籍,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从而将阅读变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
当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家庭的支持与配合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有的家庭因为种种原因,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常年跟随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生活 。致使孩子的作业辅导,特别是阅读作业不能落实到位,时间久了,孩子的成绩平平,甚至比较落后 。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定时间要想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要有足够的阅读时间 。要做到每天规定一定的时间: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年级的不同,来确定每天阅读的时间 。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可以每天坚持阅读二十分钟至三十分钟;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大,阅读的时间可不断加长,可加长到四十分钟或一小时 。
二.定内容协同学校要求,家长一定关注孩子的阅读内容,帮助孩子确定阅读内容,关注孩子的阅读兴趣,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读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自主阅读 。
三.关注阅读效果
1.孩子在看一篇文章前,先让他看标题,然后再根据标题去猜想文章内容 。开始时可让孩子讲述他所想像的内容 。这样既训练了孩子的想象力,同时他在后面阅读时,自然也就会去对照文中内容与自己所想像内容之异同,所以孩子在阅读时,专注度也就会自然提高了 。当然,孩子在向你讲述他所想像的内容时,不管你认为有多么离谱、荒唐,你都不能挖苦、讽刺、否定 。你要适时给予认可与鼓励 。这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让孩子把所阅读内容,复述给你听 。孩子在阅读之前就知道你要他复述,他阅读的专注度和效率就会不一样了 。
2.认真阅读,提出阅读要求,让孩子复述阅读内容 。刚开始时,可让孩子阅读简单、短小一些的文章,以降低阅读难度 。这样可增加孩子的信心,提高孩子兴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