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尊心太强,说不得,说几句就伤心、流泪、生闷气,该怎么办?( 二 )


1、当孩子的自尊心强到“说不得”时,可能代表着他的自尊需求从未被满足 。
我们的家长来自于过去的年代,属于粗放型经济下的产物,从没有被精致地对待过 。而现在的孩子,基本是独生子女,属于需要被精致对待的孩子 。这种差异使得家长忽视了孩子的真正需求,造成孩子的需求难以被满足的结果 。
要知道,这一代的孩子,物质上的精细已不能满足其需要,精神上的精致必须同步抵达 。
所以,家长要谨慎对待此事,一个自尊心从未被满足的孩子,会携带着耻辱感度过其一生 。
2、当孩子“伤心、流泪、生闷气”时,是孩子的一种情绪表达,不代表孩子有了什么大的问题 。
如果在孩子伤心、流泪、生闷气时,家长能够保持安静、安宁的状态,给他一个自由的空间,不去打扰他,允许孩子彻底痛快地流完他的眼泪,孩子的内在其实就已经完成了一次调整 。这种被允许的情形经历几次之后,孩子会自然地从这个状态中出来(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迅速地自发完成调整) 。
非常容易造成后续问题的是:家长看到孩子哭时束手无策,焦虑不安,有时甚至想方设法阻止孩子哭泣、难过、生闷气,这会影响孩子情绪的疏解 。
家长的束手无策、焦虑不安会促使孩子形成一种惯性模式,来控制家长 。而阻止会使孩子体内被激发的情绪能量阻塞在内,长期得不到疏导,会导致身体的疾病 。
3、孩子情绪得到自由疏导之后,有一步是家长必须要做的 。
要把孩子抱在怀里,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我爱你” 。然后,静静地搂着他,抚摸他的后背与后脑,让他能够在你这里感受到安全与接纳 。(这是对小孩子而言的,大孩子的话,要视情形而定)
4、在孩子与家长的信任建立起来之后,进行深一步的交流 。
告诉孩子:“如果我们说错了,你可以打断我们、为自己辩解”、“如果你不想听我们说话,你可以告诉我们‘我不想听,我想自己安静一会儿’”、……教给孩子用语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诉求,这样,他以后遇到这种情形,就不再需要借助哭泣、难过、生闷气这些无力的方式了 。
这个问题,不能单纯的说,孩子伤心、流泪,生气就是说的不得,自尊心太强 。而是要分析原因,不同的情形不同的解决方式 。我也是个妈妈,从我和孩子相处的日常来看,孩子表现出这样的情形,一般有3个方面的原因,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长和孩子的很多问题,孩子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是由于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引起的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就看你怎么说,可以把人说的笑起来,也能把人说的跳起来 。这说明说话方式的重要性 。同时,说什么也很重要 。
如果我们总是责怪孩子,批评孩子,总是指出他的不足,如果我们总是拿他和其他孩子去比较,如果我们总是用命令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如果我们总是声音很大,态度很差;如果我们很少听取孩子的意见,都是由我们做决定,如果我们说孩子不分场合,当众说教……,这些都是很伤自尊,也伤心的 。孩子的哭,生气就是对我们的反抗 。
如果我们想改变孩子,那就得去改变自己,改变我们的沟通方式 。不仅要注意怎么说,也要注意说什么 。沟通,需要技巧 。有效的沟通技能达成我们教育的目的,又能让孩子乐意接受,这才是我们需要的 。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要面临来自别人的评价和看法 。有些是善意的批评,是让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做的更好 。而有些有可能是是对方的嘲笑,刻薄等不善意 。也会遇到许许多多并不如意的事情 。这些不能避免 。那我们需要教会孩子的就是如何积极的去面对 。从家庭开始,从父母开始,给孩子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 。这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