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尊心太强,说不得,说几句就伤心、流泪、生闷气,该怎么办?( 六 )


3.我做错事,你只是批评我,却不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你希望我不用教就会,我真的做不到 。——更加委屈 。
4.你也会犯错,你做错事我可从来不敢这样“说”你,这不公平!——委屈死了 。
5.你不允许我犯错,我犯了错你就不喜欢我了 。我是你的孩子,我怕你不喜欢我,所以我要小心翼翼,不容许自己再犯错 。——更加敏感,内向,不敢尝试,怕再犯错 。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能够清楚地记起每次被父母批评时羞愤委屈的感觉,经常会抱怨父母不懂教育,不能体察儿童敏感的小心思,导致我小时候受到这么多的心理伤害 。同时也会反思,如果是我的孩子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会怎么处理 。
当了妈妈以后,尤其是孩子开始调皮捣蛋家里经常一地鸡毛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那些伤人心的话是在自己心力交瘁的时候很容易说出口的 。家里家外一大堆事,孩子却还在添乱,每一个为了生活频临崩溃的妈妈,大概都很容易在被娃折磨得失去理智的时候脱口而出吧?
但是,我们也曾是被语言暴力伤害过的孩子,我们在幼年时受过的痛和苦不该在我们的孩子身上重演 。无论生活多么忙乱,都不该是放任自己情绪在孩子身上发泄的理由 。我们必须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好好学习如何跟孩子沟通 。
1.表达自己的爱 。孩子犯错时最担心的就是“爸爸妈妈还爱我吗?”所以,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父母不会随意批评责罚自己 。他们不遗余力地教导我,是因为他们爱我,希望我未来能够拥有更强的生存能力 。
2.与孩子共情,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家长首先要能够接受孩子犯错,理解孩子的心情,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让孩子说出事情的前因后果 。在讲述的过程中和他一起梳理事情的脉络,明晰对错 。当孩子愿意和你沟通,感觉到自己是被父母完全接纳的,自然就不会一个人委屈流泪,生闷气 。
3.孩子犯了错,让孩子接受“自然惩罚” 。孩子做了错事后,自责,懊恼,受到别人嘲笑,甚至受到小小的伤害,这些感受本身就是一种自然惩罚 。家长千万不要试图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提前教育避免犯错,避免受罚 。孩子犯错后,家长需要耐心地跟孩子分析,让他体会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会受到父母怎样的对待 。当孩子感受到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导致自己得到了不太好的待遇时,家长可以适时引导孩子如何弥补过错 。
曾经看过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受益匪浅,强烈推荐给有这方面困惑的父母 。
首先,家长肯定是不能因为害怕孩子的这种反应,就因噎废食,从此再也不敢批评孩子了,这可不是一种积极的教养方法 。
而且,孩子“说不得”,仅仅是因为“自尊心”太强的原因吗?其实,一味的批评和一味的表扬(尤其是笼统的指向不明的表扬),都会让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出现问题,影响他的自尊水平和自信心 。
作为家长,这个时候应该好好的回想一下,自己在和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是教育方法存在了一些问题?
批评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有一些批评的方法是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往往会适得其反 。
首先,做错了事情肯定要批评,但是家长要就事论事,不能带着情绪去批评孩子 。
在批评孩子的同时,也要给孩子说话和解释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不容辩解 。家长要学会倾听和沟通,让孩子充分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一味地压制孩子的声音 。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孩子犯了错误,批评是必要的,但是也要同时接纳孩子接受批评之后的情绪,例如伤心、哭泣和生气等等情绪,而不是跟孩子说:“你做错了怎么还哭呢?不许哭!”总之一句话,坚持原则但是要接纳情绪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