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尊心太强,说不得,说几句就伤心、流泪、生闷气,该怎么办?( 七 )


当这种情况出现,很多答主提到可能是孩子性格出现了问题,像是太自我或自卑;或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出了问题,如溺爱孩子 。我们来提供一种不一样的视角,当孩子对于家长的说教,说几句就伤心流泪,生闷气,可能有两种原因:
一、家长的批评/说教方式不对;
图自shutterstock
二、孩子本身具有高度敏感型性格特质 。
图自shutterstock
是对人物本身个性品质的评判 。如:当家长因为不满于孩子做出的某些行为对孩子说出:“我对你真的很失望”,“你怎么这么差劲”之类的话 。
是对某种情况下导致事件后果的评判 。如:家长看到孩子房间很乱,就说“你这房间还是这么乱,房间不应该是这样整理的 。”
是对某种情形下导致后果,对于其处理过程或经过的评判 。如:孩子考试失利,父母说:“你得到这个结果,是不是应该好好考虑下自己为什么失败,是不是需要换一种学习方式,改变一下平常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
>这三种方式中,个人式批评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是对于孩子本身内在品质,性格,或处事能力的否定 。这种批评方式最容易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降低他们对于自身能力的认可度,久而久之打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形成自卑的性格 。
>结果式批评只是对于某一个已经发生的后果的批判,但这种批评方式是无济于事的,因为结果无法改变 。而过程式批评是在结果中寻找导致问题的原因,指出处理过程不足,这能够帮助孩子再次遇到同样情况时,能有所改变 。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说不得”、“说几句就伤心”,你需要审视下自己是否使用了个人式的批评,你可能在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伤害了孩子的内心 。
??如果你在批评孩子时并没有攻击孩子的本身,而是就事论事,孩子仍旧“伤心、流泪、生闷气”,那么你的孩子可能是高敏感的孩子 。
高敏感的孩子被说几句后容易伤心流泪生闷气,是因为他们对于情绪的接收能力更快,也更容易被负面情绪所感染 。当感受到他人,尤其是最亲近的父母对自己的批评或不满情绪,他们一方面会更容易因为自己的不足而自责;另一方面也给可能会因为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而感到委屈或生气 。这些千头万绪的情感首先就会通过一些家长所看到的哭泣等方式流露出来 。
图自shutterstock
这些孩子通常对身边事物的变化有很强的觉察力,对不同事物的认知或思考程度也更深 。比如不同情境下灯光,温度,声音的变化;以及他人表情,情绪的变化;或他人对自己的细微反应等等 。
由于能够更迅速地察觉他人的情绪变化,他们通常也容易也受到他人情绪的感染,能够感同身受,换位思考 。
正因为这些孩子对于人或事物的敏感,他们通常能够感受到事情不同的一面,对事物也有更丰富的情绪感受 。而这些都能够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和探索未知直觉 。所以这些孩子还可能在不同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创造力 。
但正因为这些孩子在认知和情感上优秀的敏锐度,他们也更容易受到伤害,所以父母在教育这些孩子的时候更需要把握深浅 。
与其把孩子的敏感视为缺点,不如把这当作是孩子的特殊天赋和性格的闪光点 。因为敏感是典型的艺术家、创新者的特点 。一些最伟大的思想家,如荣格,林肯,罗斯福等,都是拥有高度敏感性格特质的人 。
要记住高敏感可以是种天赋,这种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高敏感的孩子表现出不知所措或情绪不安的时候 。家长应该去训练自己更多地看到孩子的长处,比如他们不可思议的创造力、洞察力、情绪感知度和敏锐的才智,并帮助孩子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优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